聳立於札幌北方大地:北海道百年紀念塔
健行文化 健行文化 發表於2018/05/21


聳立於北方大地:北海道百年紀念塔

北海道札幌市/100公尺


◆ 誕生

1968(昭和43)年,北海道慶祝自1869(明治2)年設置開拓使以來的「北海道開基百年」紀念,雖然在有原住民存在的土地,開基(開拓)這個詞尚有質疑的餘地,但北海道的歷史中,設於札幌的開拓使確實完成了相當大的使命。1869年,蝦夷地改制為北海道,在開拓使的指導下,正式展開道內的開發。從此之後,北海道以札幌為中心,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P44_塔的入口處鑲有描繪開拓景象的浮雕.jpg

塔的入口處鑲有描繪開拓景象的浮雕。〔T〕


當年的紀念活動之一,是指定野幌森林公園為道立自然公園,而北海道百年紀念塔就豎立在公園內,如碑上的文字所言「為彰顯許多先民拓伐原始密林,忍受嚴酷的風雪,建設本道發展之基礎的偉業,直到百年後代,同時也表徵我等慰靈的誠意與創造光輝未來的決心」,動土興建,於1970(昭和45)年落成。為紀念北海道開基百年,塔高100公尺,建設費5億日圓中有半數是來自道民的捐獻。當時舉辦每戶100日圓的募款活動,讓人感覺行政單位對100這個數字的強烈執著。


P45_聳立在野幌森林公園中的北海道百年紀念塔.jpg

聳立在野幌森林公園中的北海道百年紀念塔。〔T〕


P46_地面的六角型設計是雪結晶體的圓形.jpg

地面的六角形設計是雪結晶體的原形。(提供:札幌市厚別區公所)


◆ 仰望

聳立於北方大地

經由公開設計比賽(設計比稿)決定了這個以相對二次曲線構成,直衝雲霄的獨特設計,獲選的是北海道籍井口健的作品。他利用造型展現克服北海道艱困大自然的強韌生命力,也試圖強力打造出未來性,於是尋求穩重而動態的設計。它的形狀也很奇特,不過利用耐酸性高張力鋼板包覆的外觀,產生沉穩的質感,讓人領略北國的粗獷,在雪地中更加鮮明。


從JR函館本線交錯的列車窗口望去,視線焦點很容易集中在這座紀念塔上,那象徵北海道開拓史的身影,相信不論哪個世代的人都會永留心中吧。


◆ 俯瞰

開拓的全景

北海道百年紀念塔雖有100公尺高,但觀景室所在的8樓,只有23.5公尺,約四分之一的高度,再者,電梯為保養專用,所以需利用樓梯才能到觀景室。


由於它座落於遼闊的野幌森林公園,從東側的車窗可以看到公園內寬廣的森林,西側從伸展到市區的地平線上,可以遠望新札幌和札幌市區,不過,現在由於安全上的理由,禁止一般人進入塔和周邊地區。


P47_從北海道百年紀念塔眺望札幌市街方向.jpg

從北海道百年紀念塔眺望札幌市街方向。〔T〕


◆ 對地方的影響

北海道開拓史的縮影和象徵

野幌森林公園鄰近札幌的副都心─新札幌地區,占地廣闊達兩千零五十三公頃,其中大部分是國有林,保留了北海道的自然環境。自開拓史於1873(明治6)年指定為官林之後,便隸屬於皇室所有,經歷過切割轉售民間又受到阻止等曲折的過程,終於在1968(昭和43)年指定為道立自然公園。


公園內除了北海道百年紀念塔外,另有為紀念開拓百年而興建的北海道開拓村,與北海道博物館(當時的北海道開拓紀念館)。


北海道開拓村是一座野外博物館,村內移建多座建築物,加以復原保存,述說開拓過程中生活、產業、經濟、文化等多面向的歷史。它重現了明治到昭和初期道內各地的景物,參觀者可以親身體會學習北海道開拓的歷史。夏季時馬車鐵路開放,可以參觀有名「鰊御殿」等名勝,成為人氣的觀光景點。


北海道博物館是新開設博物館,統合了北海道開拓紀念館與道立愛努民族文化研究中心兩個設施,於2015(平成27)年重新開放。在此不但能體驗開拓歷史,更能綜合性的學習愛努原住民族、文化和北海道的大自然等。


野幌森林公園守護的大自然,本是北海道的財產,因而園中存放著象徵開拓歷史的紀念塔、開拓之村野外博物館,以及從開拓紀念館而來名實俱變的北海道博物館,實在意義深遠。這座遼闊的公園,稱得上是體現北海道步履的縮影。


P48_行走北海道開拓之村的馬車鐵路.jpg

行走北海道開拓之村的馬車鐵路。〔T〕


豆知識……以設計比稿決定

這項向全國進行募集的設計比稿活動,參加者甚至包括了馳名一時的建築家黑川紀章,但最後由札幌工業高中建築科畢業的井口健勝出。施工時,該高中的c同屆校友也共襄盛舉。





原文出處:塔:仰望高塔,俯瞰日本

作者:津川康雄

譯者:陳嫻若

出版社:健行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84323

《塔:仰望高塔,俯瞰日本》書封.jpg


facebook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