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築特輯
從平面到立體 深入了解建築設計的好與壞
台灣處於多地震的斷層帶上,想要擁有長久穩固安全的房屋,需要深入了解建築物的結構。從平面到立體,充分了解建築節的細節,才能抓到房屋耐震的關鍵。
建築基礎是建築物深入基地中的結構。一般來說,基礎越寬、越深,建築物就越穩固。建築物若在規劃時遇到土質軟硬不同,應採用不同的基礎形式,並在土質軟硬交界區做伸縮縫。在規劃建築物時,若遇到基地下層有容易滑動之軟弱地質,應盡量採用深基礎(如:打樁),穿過軟弱層到達硬質地盤,以避免建築物移動開裂,甚至傾倒損壞。
2016/12/05
建築基地指的是建築物本身所占之地面及其附近保留的空地,也就是建築使用的土地。基地的選擇,對建築物抗震有很大的影響。如果選擇不恰當的基地,就必須再經過良好的建築規劃設計,才能保證建築物安全。
2016/12/04
牆面具有良好的抵抗水平地震力之能力,因此地震後常見柱樑完好而牆壁開裂的情況,即牆壁吸收了大量的地震能量,使柱樑不受損害。 在樑柱設計上,應採用“強柱弱樑”的觀念,亦即柱的強度應相對地較樑的強度為高,以免柱子先行破壞,造成崩塌。
2016/12/03
以居住的防震安全而言,建築平面的規劃原則,重點可分為:(1) 規則 (2) 簡單 (3) 對稱建長度過長時,除了熱脹冷縮會導致額外應力造成裂縫外,在地震時也很容易造成建築物端部的破壞。建築物平面轉折的部分在地震時經常因為應力集中現象而導致破壞。
2016/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