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建築?它是讓人類產生行為的結構體,這些行為受到經濟、環境、社會等相關因素影響而形成,讓人產生連結、產生互動,進而使用這個空間。而建築師所扮演的角色又是什麼?正是看出空間的功能性,並思考如何與人的行為作連結。今天我們邀請見解獨特的林煜傑建築師,為我們分享他如何看待建築的大小事。
▲林煜傑建築師
感受地域空間 玩出新變化
做建築是很好玩的事情,可能因為過去經歷的緣故,所以我很喜歡嘗試各種不同事物。就讀大學時候,我熱衷社團活動與選修課程,除了攝影、登山社外,也研修不少關於美術、宗教、哲學的課程。這些不同領域的薰陶,形塑了我的獨特性格。考上建築師之後,面對每一件案子我都會仔細思考,試著在不影響建築結構的前提,做出不同效果。例如我之前在北投做的案子,僅在建築外表貼磚,完全沒使用任何裝飾板。也許你會納悶,咦!這樣有什麼特別的嗎?但我貼磚的方式是從樑底、樑深、樑正面、柱子來做變化,每個地方貼的方式都不一樣。當行人坐捷運經過時,這些房子看起來就像會飄動般、很活潑。充滿流動感的設計很符合北投溫泉的冉冉雲煙印象。由此可見,我們只須在形體上做小小的巧思,就能做出不錯的效果。
場所應包含使用者的精神
許多人強調「以人為本」,但多數人都在為業主需求做設計,例如要三房兩廳、要石材、牆板等等……。但這些條件若放在雲林、屏東的話就變成非必要元素了。當你的住宅位在台北以外,你還需要三房兩廳嗎?所謂以人為本的「人」,應考慮環境與地域的差異,在規劃時設身處地思考使用者年齡層、生活方式、必要功能性等等,就不一定要三房兩廳了,
當一個地方有了靈魂跟精神,空間才有意義。
▲擁有使用者精神,建築才有自己的性格
未來的建築趨勢
我認為建築師在規劃建築物時不應以價值為取向,怎麼說呢?你是不是住在豪宅? 是不是住在大安區?交通是否便利?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事情。建築師該做的事情應該是思考自己的設計能否讓使用者過得更好,讓他們與家人間有共同的美好記憶。
▲建築物是創造與家人間美好回憶的所在 圖片來源:https://pixabay.com/
試著放慢腳步,反璞歸真!建築應該是帶給人們福祉的空間,而非賺錢工具。如何讓建築更有趣、如何讓人住得更開心才是我們該關心的。也因此,我認為未來建築趨勢應該要關注人們的實際感受,細心去思考建築物的存在價值,而不是用金錢來衡量建築物的地位。
將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及使用者行為納為最重要的設計考量,也許這種想法正是林煜傑建築師最特別的地方。有溫度的建築,才是真正的以人為本。
照片、資料提供:大衡設計.林煜傑建築師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