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強化各車站鋼結構之防蝕效能,主要設計採熱浸鍍鋅,並依防火或美觀需求,外加油漆、防火漆或氟碳漆塗裝,站體部分熱浸鍍鋅鋼構總重約 9,998 噸;鋅鋁熔射鋼構總重約 2,963 噸,略述如下
1. 雨棚、頂棚
考量臺中車站雨棚、頂棚量體大,且部份吊裝施工須跨越既有軌道,列車須配合現場作業斷電停駛,故為減少現場組裝時間,單ㄧ組裝構件尺度大,若採熱浸鍍鋅,鍍槽容量不足,另頂棚為三度空間曲面,熱浸鍍鋅後可能產生變形,影響現場組裝,故經討論,決議改採鋅鋁熔射。豐原車站則採熱浸鍍鋅 + 氟碳漆 ( 圖34);其他車站亦採熱浸鍍鋅 ( 圖 35)。
2. 月台層:
考量 2 小時防火時效,故增加塗裝防火漆。島式車站採熱浸鍍鋅 + 防火漆;岸壁式車站因月台靠兩邊外側,故採熱浸鍍鋅 + 防火漆 + 氟碳漆來兼顧外觀 ( 圖 36)。
圖 35 岸壁式通勤車站近既有軌側熱浸鍍鋅雨棚採半半施工,遠側未鍍鋅部分則為暫撐鋼架 ( 臺鍍科技 ( 股 ) 公司提供 )
圖 36 岸壁式通勤車站月台梁 ( 臺鍍科技 ( 股 ) 公司提供
1.鋼構電梯:熱浸鍍鋅 + 油漆
2.鋼構樓梯:熱浸鍍鋅 + 氟碳漆
3.地面站房鋼結構:熱浸鍍鋅 + 防火漆。
四、結語
臺灣各縣市政府為消弭鐵路對都會區兩側的長期阻隔,都在積極爭取鐵路地下化建設,以縫合都市活動與發展,惟因建設經費高,故提出高架化之選項,本臺中鐵路高架化計畫乃應運而生。
本優質鐵路高架計畫,將縫合原發展失衡或沒落的都市紋理,騰出帶狀之地面生活廊帶,共設置十座兼具捷運化、一致性、標準化、通用性及自明性之車站,沿線橋梁造型優美協調、橋下空間綠美化,並設有自行車道及臺鐵局多目標使用空間。
另針對百年古蹟之臺中老火車站,更提出新、舊站融合之構想,由定線開始,即研議最適當之相對距離,以利施工中之保護及未來完工後新、舊站之互動,設計時除對其相互間動線妥為著墨,更考量未來鐵道文化園區之規劃,將重點古蹟元素轉化至新站造型,以延續古蹟氛圍,形塑古典與現代、實 ( 古蹟實體地標 ) 與虛 ( 新站都市大廳 )、歷史與記憶的對話。臺中高架車站第二階段施工時出土之第一代車站機關車庫遺構,我們也努力將它保存了下來,未來臺中車站將是全臺最特殊的三代同堂車站,將能向大家訴說著臺中城市的身世與歷史。
本計畫除將點亮中臺灣璀璨藝術的新地標、創生居民樂活後花園,更將使鐵路沿線之臺中老都會區,由點而線而面逐漸蛻變、再生。後續更可提供其他鐵路尚未立體化之都會區一個可以參考或複製的典範,除紓解政府財政,亦可加速都市更新與發展。
原文出處:熱浸鍍鋅雜誌第6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