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結構的耐震補強
發布於 2016-03-12 • 更新於 2016-03-09
既有建築耐震力不足的原因,可能是材料老化、耐震規範的標準提升或地震震損等因素。在安全性的考量下,須提升建築的耐震能力,對耐震力不足的建築物進行結構補強。
● 材料老化
建築物承受風吹、日曬、雨淋,使建築材料隨著時間逐漸劣化,結構耐震能力也跟著降低。一般建築的使用年限約為50年左右,如果想延長老舊建築的使用壽命,住戶可考慮對結構進行補強。
● 耐震標準的提升
臺灣從事地震科學觀測約始於百年前,隨著地震事件的增加,地震規模、震央、場址效應等地震特性,現今才較為人所了解。因此,早期制定的耐震規範如果以現今的觀點檢視,標準大多偏低。一棟老舊建築在興建時符合當時的耐震規範,但可能已不符合現行的耐震規範(原因可能是震區地震力提升、施工細節標準 改變)。類似這樣的建築案例,住戶可考慮對結構進行補強。
●地震震損的建築
建築物歷經一場地震後,可能有結構受損的情形,住戶可以委託專業技師勘驗,再予以適當補強,並不必定得拆除重建。
▲ 地震震損教室,須進行修復補強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