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做制震 、隔震設計就一定安全嗎? 1/3
「房子不是貴才安全!」現在的建築工法日益進步,建築材料也越趨多元,近年來市場上有不少拿著制震當賣點的推案,其實建築結構安全的規劃設計及施工品質才是好房安全耐震的根本,制震、隔震都是好的建築工法,但若建築團隊花大錢引進制震、隔震技術,卻在規劃設計及施工品質不夠到位,也沒有辦法發揮其應有的抗震效能, 地震來襲時仍可能不堪一擊的。
另外制震、隔震建築在規劃時,也應一併考慮日後這些設施的保養、檢修、維護,甚至更換的問題,否則日後也會衍生很多無法處理的後遺症。而制震的裝設也應考量整體結構設計,絕不可未經專業設計計算即任意加裝在建築結構上,以免因結構應力集中的地方沒有加強設計,反而造成原有結構的破壞,影響建築之安全;另外隔震的規劃設計及施工品質更應特別加強要求,否則若因施工不精準或基礎不均勻沈陷等,造成大樓有傾斜問題,地震過後沒辦法回到原位時,對建築安全更是一大隱憂。
地震災後,「制震」、「隔震」被當成最好的行銷話術,有做防震技術裝置的建築,價格比一般建案貴上許多,但耐震設計真的需要這麼貴嗎?是否真的做了這些裝置就有比較安全耐震呢?
大家都知道,施工品質存在著一分錢一分貨的簡單道理,若施工品質要求度高,其成本當然也會較高。例如,建築鋼筋工程之綁紮工資有的可以3500 元/噸發包施工,也有的卻必須到10,000 元/噸以上發包才可以順利施工驗收;還有鋼構工程之採購發包有分一級廠及二級廠之不同承攬單價;甚至預拌混凝廠亦有一級廠及二級廠之分別。
簡單來說,這些施工單價的差異,幾乎可以說就是施工品質好壞的差異。若在這建築主體結構的設計與施工品質上,不願意以合理的價錢發包、不願意嚴謹的要求各施工項目的細節、不願意將結構安全的品質製作成建築安全履歷完整呈現給大眾驗證,那麼其整體建築結構安全如何確保呢?消費大眾如何能安心、放心呢?
就好比維冠大樓連基本的規劃設計與施工品質都不夠到位了,就算再加上很多制震裝置,如此就可以更耐震嗎?這也是「台灣建築安全履歷協會」一直在提倡建築結構設計與施工品質重要的原因。
以下帶大家了解「制震設計」與「隔震設計」的差別在哪?除了這兩項耳熟能詳設計外,還有哪些方法能達到安全耐震的效果?
1、制震設計介紹
「制震設計」是在建築的骨架內安裝一種或多種的制震元件,簡單可分成兩大類,一種是位移型的制震器,另一種為速度型制震器,目的是希望地震來襲時,制震器會發揮功能吸收能量,控制搖晃的建築,減低不舒適感。
在遭遇大地震時,制震器會先發揮功能,不致損及主結構體本身,只要大地震過後,再針對制震器進行檢測,若制震器有所損壞再進行更換,建築物即可恢復原有安全狀態。
在建築發展的趨勢下,有制震器的高樓必定愈來愈普及,不同類型制震器於結構設計時應對症下藥針對不同的需求使用,方能達到安全、經濟又有效率。
制震設備進場
制震壁吊裝
制震壁吊裝
制震壁高張力螺栓及夾片鎖上。
位移型制震斜撐
位移型制震斜撐
原文出處: 挑房FOLLOW ME 2:戴雲發的建築安全履歷 守護你我的居住安全
作者:戴雲發
出版社:商鼎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27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