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房子的時候除了最重要的房屋結構、預算、格局等必須注意外,地基的穩固度也非常重要!如果建物蓋在岩盤不穩的地方,地震一來,就算結構再好,也難逃倒塌的命運,甚至可能連累鄰進大樓,波及數千人。想要做好地基工程,當然得做好最開始的擋土工程!以下就為大家介紹幾種台灣常見的擋土壁:
鋼板樁
作法是將鋼板打進土裡,並將鋼板互相嵌合在一起,又可大略分為U行鋼板和Z型鋼板。這種工法的優點是成本低、施工快速、施工後地面下陷較少,而且如果鋼板與鋼板間嵌合的好,能達到不錯的止水效果。缺點是常因垂直度不佳導致鋼板間嵌合不好,需要另外進行降水工法,且容易導致地盤變形。
排樁
又分成預壘樁、鋼筋混凝土樁和拌合樁。預壘樁又被稱為PIP樁,是先用螺旋鑽將地面挖到想要的深度後,一邊緩慢拔出鑽頭,一邊灌入預壘砂漿,等砂漿灌好後放入鋼筋籠或H型鋼的施工法;鋼筋混凝土樁是機器挖到想要的深度後,放入鋼筋籠,再灌入混凝土的施工法;拌合樁則是將特殊鑽頭置入地盤中,鑽頭使用時會同步射出水泥砂漿,使水泥砂漿與泥土充分混合,待鑽頭完全抽出,再視需求插入鋼筋籠或型鋼。這種工法的優點是施工容易、沒有噪音且可以使用在堅硬的岩盤上,但是防水性及垂直度不佳,不適合深層開挖。
連續壁
簡單來說,連續壁就像是在地下築一面牆,圍出建物的地下室區域,並阻擋掉外面的泥或水。他最大的好處是施工完成後不用像排磚或鋼板磚一樣拆除,能直接當作永久牆使用,且施工時的噪音小、防水性佳!
施工單位會依據建物的層數、施工障礙物、施工地大小、道路狀況、鄰近工程、土壤地質、地下水位等因素,來選擇擋土工法,讓後續施工安全、經濟又順利。不過為了避免損害、降低施工噪音、保障工人及鄰房安全,目前臺北市建築工程基礎開挖安全措施管理作業要點已明文規定,若開挖深度達八公尺以上,且有鄰房建物,一律得採用地下連續壁擋土工法,並設置必要之安全觀測系統!
所以如果你發現某棟建物樓層較高,卻只有一層地下室,或是建物位於地質敏感區域,就要留意他是否有使用連續壁工法、結構是否有問題、開挖深度是否不夠,以避免日後可能發生的危險。像是先前因地震倒塌的維冠大樓,高16層卻只有一層地下室,就是非常著名的問題案例!
圖片、資料來源:磐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磐工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