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facebook 上幾則房地產的廣告引起我的注意。這些廣告訴求,有別以前房地產的訴求,不再是強調地點、交通、公設、景觀、設計大師或氣派大廳與外觀,而是強調長期防水保固(十年、二十年都有)、防pm2.5 窗、地板隔音、牆壁隔熱、一筆箍、安全履歷、建築履歷及許多不一樣機能,如消防逃生、管道間阻絕等,細看這些廣告建案的地點幾乎都不在台北市,都在淡海、基隆、新莊副都心、林口、新店、桃園八德、桃園市一帶。心中不禁納悶,為什麼是這樣? 這些廣告建商到底在想什麼?
利用中秋季節,與幾個朋友一起逛了前述廣告建案所在的重劃區,發現這幾個建案,比附近的建案都賣得好賣得快,而且價格高出甚多,為什麼會這樣? 原來因房地產不景氣,現在房屋市場上只剩下自住客與換屋客,這些潛在購屋者,除了建案地點、交通、外觀、結構安全的基本要求外,他們更在乎要買的建案有沒有跟人不一樣的特色,除了一定要符合建築法規外,它們也希望有興趣的建案在地工、結構、消防、防水、裝修及機能上要有特色,但這需要有不一樣的建材、設備、工法、系統及思維來配合及襯托才做得到。但一般來說,要充分取得這些資訊實在有點困難! 這點或許是《建材情報》幫得上的,我們封面上「讓您看到新建材、好建材」就是這個意思。
HomeMesh 居家市集在拜訪客戶時,我們發現很多廠商很努力地開發出或代理了很多新又好的材料、設備或工法,可惜因只能以傳統方法及管道拜訪客戶,無法接觸到決策關鍵人士,導致行銷不易,好東西大多放在倉庫裡。
HomeMesh 居家市集及《建材情報》的創辦理念是希望成為橋樑,連結供需雙方。令人欣慰的是,很多接觸到《建材情報》的建商、建築師、設計師及材料、設備、工程廠商都很認同我們的構想與做法,並以實際行動鼓勵、支持我們,謝謝這些供需雙方的好朋友,《建材情報》會更努力。
有一些朋友希望《建材情報》中建築的內容,跟裝潢的內容能平衡報導,這一點是我們努力的目標。也有一些朋友希望我們增加篇幅,但同時也有一些CEO 朋友認為,內容太多或每個月一期,除了增加閱讀負擔,也不易有特色。甚至還有朋友建議我們用主題來出刊,然這有違我們的原始構想,我們覺得,這應是累積多期後彙編的事。謝謝朋友們的各種建議,雖然短期內,我們仍維持原先的構想與基調,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會依朋友們的建議做進一步的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