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鐘搞懂5個填縫膠特性名詞!

發布於 2018-04-18
閱讀了上篇文章後,對填縫膠的劑型是不是有些概念了呢?那現在就繼續透過研發、銷售填縫膠四十年以上的專家,喬聿貿易陳錦宙董事長了解填縫膠的專有名詞吧!
沾黏效應
填縫膠可塑劑浮出,而粉塵堆疊於可塑劑上造成汙染及是沾黏效應。但因為現代廠商的配方能力增強,這種現象已經逐漸減少。
▲耐候性不夠的填縫膠,容易如圖片般龜裂。
耐候性
膠體對酸雨、強風、紫外線、氣流、溫差等天氣因素的耐受度統稱為耐候性。每一項因素都有個別的測試方法,像是紫外線項目就會利用不同燈泡模擬太陽光,測試膠體在各種燈泡下照射四千小時、一千小時、五百小時,是否會龜裂、裂化。若通過考驗就能拿到一份報告,證明耐候性通過測試。
▲填縫劑的相容性測試。
相容性
膠體與素材之間不一定能夠百分之百相容,黏著再一起。若材質與膠體不相容,就會產生整塊剝離或是無法黏著的情況。如鋁材或人造石在表面塗裝一層鐵氟龍,就無法與膠體相容了。相容性佳的兩種素材,就像男女間不需要媒人介入就能互相吸引一樣,自然而然的就能緊密黏著,難以分開。
內聚力
指膠體內部的分子互相凝聚的力量,也就是黏著的強度。膠體分子的間距越小,吸引力就越大,彈性模數也越高,變得不易拉伸。每種填縫膠的內聚力不同,會隨著配方、材質而有所變化。
▲填縫劑的接著力測試。
接著力
為膠體與材質面的相黏性,一般的填縫膠大約都有7~8公斤的接著力道。接著力與彈性模數成正比,彈性模數越高,接著力越高,彈性模數越低,接著力越低。
了解這些名詞後,是不是突然驚覺填縫劑其實大有學問呢?如果你有興趣,不妨繼續閱讀後續的一系列報導吧!
圖片、資料來源:喬聿貿易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