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設施設備正常維運,延長智慧建築生命週期的幕後推手--物業管理前期規劃介入(四)
iBT數位建築雜誌 iBT數位建築雜誌 發表於2016/10/17

1472450487808202.jpg


資通訊技術對於物業管理的助益


智慧化的效益不外乎是透過自動化設備及系統整合連動達到節省能源、精簡人力及提高生產力,設施管理系統的設計除滿足現有相關法規要求外,前提是必須有好的設施管理才能確保各系統的正常運轉,繼而發揮其智慧化的成效。嚴佳茹指出,透過初期規劃的設計巧思可以達成的功能有很多如:安全問題、便利問題、環境品質、即時救災、能源管理……等;如有效利用人力結合資通訊技術像是App巡檢系統、管理費繳款通知、包裹通知等便能提高工作效率、優化服務品質、增加安全性等效果,乃至於運用設計與智慧化科技將大廳設計為無人保全與自動化包裹遞送,都已是既有實現案例。 


李育芳也提出建築出生履歷的概念,當每棟大樓都有自己的戶口名薄,上頭詳細記錄了建設公司、建造時間、建築樓層面積、樓高戶數、住戶數量,再結合科技技術,不但可確認設施設備的使用狀況、各區用電資訊、水塔水位記錄甚至到環境消毒、垃圾清運都可以達到最佳排程管理。


近年3D建築資訊模型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的技術發展與應用,在營建產業已形成一股不可忽視的趨勢,當此技術套用到物業管理這個產業,也成為管理上的一大利器,利用BIM作為管理建築生命周期的方案,不但能提供設施管理所需的資訊、降低營運管理成本、改善維護記錄保存不易的問題,將是台灣物業管理未來發展應用的趨勢。


原文出處:《iBT數位建築雜誌》2015年8月號  No.09  撰文:周滋靜

facebook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