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石油危機後,歐美國家驚覺能源耗竭以及環境永續的發展問題,對綠色交通的觀念逐漸重視,因此相繼投入自行車友善環境的營造,許多都市莫不以「自行車之都」自許,無論是在道路設施、號誌、路權、法令、可及性等均為自行車量身訂做,整合、細膩的作法值得參考。
歐美都市裡,常有號召大家騎乘自行車參與各類活動的風氣,這樣風氣也在台灣慢慢興起。(攝影∕沈芳瑜)
溫哥華:規劃自行車優於其他路權
在溫哥華騎車很舒服,除了它是座海港都市,自然景觀也很迷人,在這裡騎車有不同的專用道,如人車共用車道、實體分隔或標線分隔之專用車道,在號誌方面除了自行車專用號誌之外,還有只有自行車可左右轉的標示等,自行車騎士可以安全的行駛在溫哥華都市內。
自行車道所規劃的路線沿途經過溫哥華市區與郊區,結合了自然景觀與人文風情,行經海岸線、史丹利公園、藝廊、博物館等地,沉浸在溫哥華迷人的魅力中。自行車騎士還可以攜帶自行車搭乘捷運、海上巴士、公車等公共運具,讓自行車的可及性更高,隨處可見自行車的停放點。
部分自行車停放架結合廣告,除了能夠有效推廣自行車的使用,還可以增加業外收入,相當有創意。溫哥華也積極規劃使得自行車在 某些路段的路權優於其他機動車輛的路權,提供自行車騎士安全與便利。
(左)1 為了方便自行車通行,溫哥華某些路口只允許自行車左右轉。(攝影∕沈芳瑜)
(右)2 溫哥華的自行車道沿途景觀結合自然與人文。(攝影∕沈芳瑜)
荷蘭:從號誌到交通安全教育,最全面也最完善
阿姆斯特丹自行車收費停車場的斜坡電梯,相當便利。(攝影 ∕ 吳益政 )
荷蘭是發展自行車運輸最早的國家,漫步在荷蘭的街頭,隨處可見騎著自行車悠閒的人們,不論是大街小巷皆可看見自行車馳騁或停放於荷蘭的角落。因為他們擁有綿密的自行車路網,包含都市級、市區級、鄰里內三個層次的路網,而鄰里內的使用對象以兒童居多。自行車在荷蘭絕不是青年的專利,每年四月,針對即將邁入下一個學程的 12歲小朋友,在即將展開騎自行車上學的生活前,進行「交通測驗」"Verkeersexamen" (traffic test),採行實地的自行車路考。政府希望透過在馬路上的學習,讓小朋友驗證正確的騎車觀念與行為,以確保他們未來騎車的安全。
為了確保自行車的便利性及安全性,荷蘭政府特別針對自行車提出專屬的交通管理政策,包含在幹道設置與行人、汽車分隔的自行車專用道,以及主要路口提供隔離的等候空間與交通號誌,次要的路口給予自行車運輸特權或是優先使用權。許多路口,自行車道上有獨立的標示、獨立的燈示,還有自行車專用圓環、專用地下道和天橋、停車架,以及車站附近一層甚至三層的專用停車場。在路口的自行車專用號誌以及停止線等完善的自行車設施,使得在荷蘭騎自行車是相當安全、便利。
原文出處:綠色交通 慢活‧友善‧永續:以人為本的運輸環境,讓城市更流暢、生活更精采(增訂版)
作者: 張學孔、張馨文、 陳雅雯/撰稿
繪者:蔡靜玫 出版社:新自然主義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06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