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前應注意的幾個事項:
1). 現階段「租」比「買」更划算
而根據主計處的統計,過去十年間台灣的租金指數下滑了約 1.5%,若不計增值利益,現階段租屋比起買屋確實是划算許多。
2). 不要讓「買房子剝奪了你的理想」
有形的財務成本可以用簡單的數學來推算,然而筆者認為買屋所承擔的最大風險則是來自於無形的機會成本,若因為買房造成購屋者負擔太重,為了買下一棟屬於自己的房子,讓自己失去更多的自我,買房就不值得。
根據內政部的統計,2011 年第一季台北市的房貸負擔率高達 56%,也就是說,台北市購屋族每個月的薪資,有超過一半是繳給銀行,這不啻是在為銀行與建商打工。當我們簽下了這樣一張購屋契約,就等於出賣了接下來 20、30 年的人生中最精華的時段,捨棄了用這筆錢來自我投資,或著投資於其他商品的機會,如果我們人生的目的只是為了買下一棟屬於自己的房子而成了屋奴,那麼,筆者要勸讀者寧可選擇租屋。
3). 當「買房成為強迫儲蓄的甜蜜負擔」時就要買房
只要透過良好的「房地產一生計畫」,你不但可以一輩子住好屋,還可以在年老時,靠房地產安養餘年,對一些沒有儲蓄習慣的年輕人來說,這也是強迫儲蓄的好方法,因此若買了房子不會影響你的正常生活,那麼反而因為有了擁有房子的紮實感,償還房貸自然就會成為屋主的甜蜜負擔。
趁著台灣現在房市冷清、議價空間大,正是可以好好挑屋的時機。若真的遇到物超所值的房子,而且又以自住為主,就不需要去掛慮房市多空,用存資產的觀念來買屋,10 年後就可以感受到差異了。
買房就要買好房,什麼樣的房子才是好房呢?
(詳細內容請參考《一生的房地產計畫下冊-實用篇》)
好房必須買內外兼備的條件,內指的是房子本身具備的條件,會和房屋的施工品質有關;外則指房子外部的週邊環境條件,是建築基地的立地條件。
內部條件包括:結構安全、採光通風良好、功能完善、外型美觀並易於保養維修。
外部條件則包括了:生活及交通機能、社區管理、文教設施。
都市生活雖然擁擠,但是生活體系完整、社交活動多元,因此生活可以過得多姿多彩,使得生活增值。像,生活機能、交通便捷性、文教設施都是使生活過得更幸福美滿的居住要素。
近年來,由於交通基礎建設的推動,讓捷運、快速道路不斷的開闢,使得居住的選擇變多,以大台北地區為例,蘆洲、板南線陸續通車,使得新北市的很多區域,瞬間躋身變成半小時即可進城的都會生活圈,基礎建設讓宜居地變得更多。
除了生活機能、交通動線之外,鄰里互動、社區管理、人際關係、文化氛圍也會愈來愈重要,畢竟這些都是生活上的重要元素,也是房子的軟實力。
4). 實價登錄對房價的影響
實價登錄原本是政府用來促使房地產市場交易公開、透明的一個重要措施,藉由公佈房屋的買賣交易價格,讓雙方可以在交易前即清楚標的物周邊的相關房價交易行情,以避免因資訊不透明造成誤買或誤賣的結果。在景氣持平的時期,實價登錄確實能夠提供民眾一個有用的買賣參考資訊。
房市景氣好的時候,實價登錄會產生推波助瀾的效果
在房市景氣好的時候,屋主一看到登錄資料中的高價,就會跟進開高,買方也因認為房巿還有上漲空間而願意追價,結果房價很自然的就逐步走高。
在景氣差時,實價登錄易落井下石
但當景氣反轉時,買方一看到低價,就會用登錄上的資料做殺價工具,而且會殺更低,房價也因此快速下跌。像實價登錄一旦出現新低價,立刻就會成為買方的購買上限,並以此做為殺價基礎,而此舉往往造成屋寧可不賣,而使得買主錯失了機會。
但若在大型社區,由於買賣交易數量較多,買方常常可以從每月交易價格波動中看出趨勢,當趨勢往下時,買方為避免「買到就虧到」,常會殺得更凶,讓房價下修更為明顯,也因此使得量大的社區最容易在房市不景氣的時候,首當其衝,受到下修的衝擊。
原文出處:一生的房地產計畫中【市場篇】
作者:胡偉良
出版社:凱昕國際文化出版事業公司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02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