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捲世界的日本建築家群像—隈研吾
原點出版社 原點出版社 發表於2018/10/29



在東京、巴黎、中國都設置據點的隈研吾,和坂茂一樣,幾乎每一天都在搭飛機度過。身為親自掌舵,擁有超過二百位員工的大事務所老闆,卻不設置管理職,而是盡可能直接與專案設計師進行討論。隈研吾這樣的運作規則相當獨特而有趣。首先,絶對不允許遺失行李,因此搭飛機時,決定只帶i-Pad與行動電話及一個手提行李而已。此外,為了到任何地方都能夠確認圖面,甚至還做到限制事務所員工在發給他的電子郵件裡,只能夾帶容量在數百K位元以內的䈕案。每一天都過得如此繁忙的隈研吾生於1954年,是比妹島與坂茂都還稍微年長一點點的世代。1979年東京大學研究所畢業後,在日本的大型設計事務所與綜合營造公司過了六年的上班族生活。若想到另外兩位都曾經在建築家的工作室裡修行,會發現他們三人的經歷完全不一樣。這一點實在相當有趣。從綜合營造公司離職的1985年、三十一歲(1954年生)時在哥倫比亞大學研究所以客座研究員的身分工作,這段期間撰寫《十宅論》(1986),到處拜訪建築家而編著訪談集《Good Bye Postmodern──十一位美國建築家》(1989),停留美國期間,可說是隈研吾的出道。也就是說,隈研吾在一開始並非以建築家出道,而是以新銳評論家登場。


從美國回國之後,於1987年設立空間研究所,在1990年將事務所改為隈研吾建築都市設計事務所後,才有了隈在東京的實質出道作「M2」(1991)。在後現代末期登場的這棟建物,將建築中央設計成帶有巨大尺度愛奧尼亞柱式外觀的展售空間,被揶揄為泡沫經濟時期所留下的某種文化遺產。雖然這也可以說是集結了提倡歷史復古之後現代建築精華的極致,但是就隈本人的立場,曾表示這個案子是為了對後現代的狂潮做出批判才操作出這樣的設計。因此可說是以評論家登場的隈研吾,其特有的犀利作風。然而,也因為這個作品帶來的殺傷力,使得他後來十年裡,在東京沒有任何設計委託上門。


那麼,隈又是如何將其名聲遠播國外的呢?那是在日本地方上的作品獲得高度評價所獲得的結果。特別値得一談的,是位於栃木縣那須町,被稱為「石頭美術館」(2000)的私人美術館。運用當地石材,將削成薄片之後的石頭位移式的疊砌,發明了讓空氣能流通的石格子。雖然是石材,卻流露輕盈靈巧的外觀,2001年獲頒義大利的國際建築獎「International Stone Architecture Award」。這是被國外認同其作品的第一步。另外,翌年也獲頒芬蘭的木構建築獎「Spirit of Nature」。雖然在東京失去工作,卻反而因為深入地方偏鄕,帶進當地素材、環境做出溶解周邊的建築。隈研吾命名為「負建築」的這個手法就在這時期完成,並達成了極大的飛躍。


p.157上.jpg

最初的國外建築,是2002年在北京近郊的萬里長城附近完成的「竹之家」(長城腳下的公社之一)。誠如此案名稱,是把一般來說容易腐蝕、非常難以用做建築材料的竹子,拿來作為百葉覆蓋於旅館外牆,獲得了具有「中國特色」的評價。這當然有著與當地狀況與文化融合的正面意涵。在那之後,隈研吾建築的這個品牌正式滲透進中國,陸續完成了「三里屯SOHO」(2010)與「中國美術學院民藝博物館」(2015)等數個重大的建築專案項目。


p.157下.jpg


近年來,不只在中國,也拓展了在歐洲的活動範疇。尤其是在法國,有「貝桑松(Besançon)藝術文化中心」(2013)與「馬賽現代美術中心」(2013)等陸續完工。前者是和古老倉庫共構,將二棟新蓋的大樓以市松模樣17 的屋頂與牆面作和緩式的統合。而後者是在三角形基地上,建造複合式藝術設施,在街區的背面、路面的角隅部分都設置了露台而對都市開放的建築。外觀是以搪瓷玻璃(enamel glass)板材做出宛如振翅般的展開,輕盈覆蓋在建物之上。隈研吾近年作品的特徵,可以說就是使用這些模式構成立面。運用同一種或者複數的素材,處理成市松模樣外皮與百葉,或者有時候是隨機展開的外觀,能在城市中削弱建物的存在感,成功地融合進周邊環境裡。《Architectural Review》雜誌刊載的作品集「Kengo Kuma Complete Works」(2013),其書評標題為「Kuma Chameleon(隈・變色龍)」,介紹隈研吾因其批評式的內省,而持續進化轉變成今日的姿態。今後的隈研吾建築或許還是會以「剛好就出現在那裡」的模樣,順應著世界各地的狀況與時勢,繼續拓展下去吧。


原文摘自    /席捲世界的日本建築家群像.原點出版社

席捲世界的日本建築家群像 無書腰 陰影.jpg

席捲世界的日本建築家群像

作者:五十嵐太郎

譯者:謝宗哲

出版社:原點

購書連結:博客來




     


    延伸閱讀
    facebook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