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從無到有:海洋館
野人文化 野人文化 發表於2016/04/21




海洋館

貝尼奇建築師事務所

貝尼奇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原競圖公司)

地點:德國.施特拉爾松

主要用途:海洋博物館

委託人: 施特拉爾松德國海洋博物館(Deutsches Meeresmuseum)

基地面積:7,250 m2

室內面積:8,400 m2

總樓地板面積:17,400 m2

設計時間:2003年9月~2005年9月

施工時間:2005年10月~2008年7月

預算:50,000,000歐元


「貝尼奇聯合建築師事務所」(Behnisch & Partner)成立於1952年,創辦者為岡特.貝尼奇(Gunter Behnisch),他也是慕尼黑奧運場館的建築師。很遺憾的,他已經在2010年7月去世,而大約在他去世前兩年,他的最後一批設計作品中有一棟隆重啟用:施特拉爾松的「海洋館」(Ozeaneum)。


在他的整個職業生涯當中,經常提及「環境建築」(Situationarchitektur)這個概念,也就是建築的形式要能夠回應其地點和情況,並以人為本、注重設計和功能。2008年,岡特意識到自己的健康狀況惡化,決定退休;同時因為知道自己無法完成已經競圖成功、得到委託的設計建案,便將多項建案轉予委託他的兒子史帝芬.貝尼奇(史帝芬在1991年於斯圖加特開設了自己的貝尼奇建築師事務所[Behnisch Architekten]),其中也包括海洋館建案。


貝尼奇建築師事務所承繼了岡特的建築概念,目前在歐洲和美國的公私部門都已有許多重要代表作。作品因呈現透明、輕盈和現代的特色而廣受讚譽,且能同時考量到委 託人和建物所在地的特質,打造出既能象徵該地點,又能尊重委託人核心價值的建築。海洋館正是這樣的例子。原始得標的設計須知就深具挑戰性,必須打造出在科技及建築上都十分宏大的自然史博物館建築群,除了有一間大型水族館,還得提供教育功能,讓訪客熟悉水中的植物群和動物群,並傳達保護自然棲息地的重要性。此外,施特拉爾松是一個傳統的漢薩城市,已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因此這棟建築也必須卓越超凡,既尊重這座城市,也補充這座城市的不足。海洋館位在景色獨特的海濱,一邊是由19世紀倉庫建築構成的天際線,另一邊則是隔著斯特列拉海峽(Strela Sound)遠望呂根島(Rugen Island)。


作為委託人,德國海洋博物館已經有清楚的想法,希望以幾個不同的展覽館「世界的海洋」、「波羅的海水族館」、「北海水族館」以及「海中的巨人」來呈現。為了確認提案,貝尼奇建築師事務所與一位博物館設計專家密切合作,討論物流細節,了解博物館內部應該如何運作,並有另一位水族館建築專業工程師判斷水槽內的水應該如何處理,以及其他壓縮機、冷卻器、幫浦和過濾器等系統又要如何隱藏。本建案概念的一項關鍵,在於讓穿過各展館的過程形成一趟教學之旅。而在制定功能設計時,負責本案的合夥人馬丁.哈斯(Martin Haas)就意識到,這正是完美的建築解決方案。這項設計運用四座獨立、形式自由的建物,再以玻璃中庭互相連結。這樣一來,訪客能夠專心於展覽,而一從光線較暗的建物走出來,便立刻迎向波羅的海或整個城市的遼闊景色。這樣開放與封閉交錯的語言形成了一種節奏,就像是海床上的水流在石頭周邊流動,博物館四周也流動著日光和來訪的人潮。而各棟建物本身(也就是「石頭」)則透過隨意懸掛的金屬飾帶成形,讓人聯想到在風中鼓動的船帆。


1.png

 1  海洋館共有四棟獨立的建物,再以自由流動的金屬飾帶營造整體感。


貝尼奇的提案從四百多件參賽作品雀展中選,評審團特別讚揚其中各個建物與周遭中世紀城市比例相稱。大多數參賽者都只設計了單一的建物,但氣勢將會壓倒地方建築。貝尼奇原本擔心為歷史古城設計現代建築會引發諸多爭議,但委託人信心十足,認為這樣的指標性建築只會鼓勵遊客來此觀光。而在整個細部設計的過程中,建築師也開辦一系列講座及相關公開展覽,讓當地居民熟悉這項建築,並樂於提出意見。難能可貴的是,這並不代表設計就有了任何妥協。


貝尼奇採用的並不是所謂的老套建築方式(也就是「由天才手繪草圖,再請幾個工作人員轉成電腦繪圖」),反而是直接從概念草圖變成實體模型,在設計過程的各個階段反覆如此操作,之後才進入施工圖的繪製。這家事務所的工作理念就是要合議,讓整個團隊討論每種方法的可能性及優缺點。海洋館正是「環境建築」的代表,既是施特拉爾松的地標建築,也是一種新的博物館形式,闡釋了貝尼奇建築師事務所對於環境脈絡、內容及外在表現的承諾。


2.png

 2  基地平面圖。

3.jpg

 3  展區視覺化。

1 「兒童的海」展廳

2 「海中的巨人」展廳

3 「北海」水族館

4 「波羅的海」水族館

5 舊倉庫

6 「世界的海洋」展廳

7 會議廳

8 餐飲服務

9 「波羅的海」展廳

10 海洋研究區

11 前庭

12 主要入口

13 電影院


4-1.jpg

 4  一、二、三樓平面圖:四棟建物介於二層到四層樓高,圍繞在中央的玻璃入口門廳四周,並以不同高度的橋梁和樓梯連結各棟建物。 


4-2.jpg 5-1.png5-2.png5-3.png

 5  貝尼奇以手繪草圖快速設計出概念。   


6-1.png 6-2.png

6-3.png 6-4.png

 6  競圖簡報板包含了一座1:500模型的圖片、平面圖、剖面圖和立面圖。


6-5.png 7.png

 7  競圖模型特寫。 


8-1.png 8-2.png 8-3.png

 8  細部設計:(a)「世界的海洋」展廳、(b)「海中的巨人」展廳、(c)最終簡報模型:貝尼奇認為實體模型是了解建案的最佳工具,可以用來計算配置、考量空間問題和建材,也能用來向委託人簡報。


9.jpg

 9  玻璃與屋頂結合的施工圖:合約包含所有的建造過程,像是貝尼奇也需要負責招標和製作工地施工圖。

委託人僱用一位當地建築師監督基地,並協助各項材料和組裝的規格說明。


10.png

 10  安裝鋼板:初期的設計採用木材作為護牆板,是希望讓人聯想到港口內曾經使用的木桶,但委託人認為該地溼度過高,結構上可能有問題,便另尋一家製造商製作不規則外形的鋼板。


11.jpg

 11  鋼板的3D工地施工圖:細部設計初期,3D電腦技術才剛起步,而貝尼奇與保時捷合作,也正是因為保時捷有當時市面上最先進的程式,能夠將事務所的模型掃描成圖檔,接著就能使用電腦3D圖做細部設計。


12.png

 12  鋼板來自當地一家專門生產冷Ostseestaal是用來精確切割成形船殼所需要的三維鋼板。鋼板經由液壓成型,每片鋼板都有硬纖維板特製測量器,以控制形狀。


13.png

 13  由於地下水位高,地基興建是一項挑戰。支柱必須鑽入基地深處,才能支撐鋼筋混凝土基座和建築下部結構。


14.png

 14  鋼板包覆在鋼骨結構上。鋼板尺寸為16×3公尺,由幾個獨立點固定,不經任何進一步的結構支撐。這樣一來,懸挑的部分,看起來彷彿無支撐的獨立存在。


15.jpg

 15  基地現場備有彩色的混凝土基座實物模型。原本建築師想模仿該地區的石灰岩磚房,但最後還是改用比較大地色系的色調。雖然各個重要環節都早已決定,但貝尼奇的設計還是會不斷演進改變,而且各項細節和材料也常常是在施工前一刻才定案。


16.png

 16  「北海」展館的水槽容量大約是260萬公升,弧形壓克力玻璃的面板尺寸達10×5公尺。這樣的玻璃板只有美國科羅拉多州一家公司能夠製造,足足花了四個月運到歐洲。

而要將玻璃精準裝到有一定誤差的混凝土底座上,對工程師來說也是一項考驗。


17.jpg

 17  鋼板立面的施工圖。成型鋼的公司。

外層        

1 正立面鋼板        

2 防水層        

3 鋁板        

4 不鏽鋼格柵        

5 吊頂        

6 牆壁主體        

7 鋼支架        

8 空氣層        

內層        

+7,00 完工樓層頂


18.png

 18  新建物藉由將某些上方樓層的外層鋼板像上傾斜錯開,或是在技術上可行時將鋼板斜度變和緩,高度便能與鄰近的建物等高。


19.png

 19  入口門廳處有全歐最長的懸吊式電扶梯(30公尺),穿過整個大廳,將訪客帶到展廳所在的上方樓層。


20.png

 20  綠色和平組織贊助提供真實大小的鯨魚模型,成為「海中的巨人」展廳裡令人讚歎的景色。


21.png

 21  「北海」展廳的核心焦點就是巨大的水槽,有魚群優遊其中。


22.png

 22 「世界的海洋」展廳:展廳各有不同氛圍,設計時是與博物館設計工作室Atelier Lohrer合作。


23.png

 23  建材挑選原始、堅固且簡單的建材,而鋼鐵和鋼筋混凝土的巧妙搭配,營造出輕盈感。入口門廳使用天然石材,地板上的花崗岩鵝卵石則是希望模仿當地海港的鵝卵石特色景觀。


24.png       

 24  興建時已盡量減少建物冷暖氣的需求,入口門廳採用自然通風的設計。展區懸吊的區域可為玻璃中庭及北向的大型正門提供遮陽功能。此外,也因應每棟建物的特定要求量身打造節能方案。




原文出處:建築從無到有:從委託到落成,看國際建築團隊如何發揮創意力、溝通力、執行力,成功打造理想建築典範         

作者/ 珍妮佛.哈德森

原文作者/Jennifer Hudson

譯者/林俊宏

出版社/野人文化

(野人)0NTS0008_建築從無到有_立體書封 300dpi.jpg      


facebook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