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見的設計:設計之篇
臉譜出版 臉譜出版 發表於2019/03/12


設計訪客的心

設計庭園時,有三大考量:

「空間的使用(造訪)狀況是哪種?」

「誰在使用(造訪)?」

「使用這座空間的人是以哪種心情造訪?」

這三大考量是為了更透徹了解訪客的內心狀態。

只要能夠沉靜心情,讓人只想靜靜地欣賞,進而反觀內心,尋找自我,這樣的空間,即使是座硬邦邦的空間也無妨。例如京都龍安寺,是以石、石、石打造出靜謐的空間,得以集中精神。這是一種令人不由腰桿挺直、正襟危坐的空間,而不是讓人忘情哼唱的空間。

所謂石庭,是展現創作者本身;簡言之,石庭是百分之百展現創作者內心的空間。然後,訪客將在這座空間中重新審視什麼是真正的自己。

對於遠離都會、期待寧靜自然療癒的訪客,或許可以讓空間更溫柔祥和,例如加入綠意,營造置身自然的氛圍,抒解心情。此外,讓空間更為寬闊,更能令心情悠閑溫和。

重點在於希望讓什麼樣的人,體驗到什麼樣的心情。

舉個例子,箱根有一間全新開幕的飯店,計畫在中庭打造一座庭園。首先,我預想前來的訪客應該是住在東京和大東京地區的居民。這些人的日常生活總是與時間賽跑,缺少與自然親近相處的時間。因此,他們希望前來呼吸箱根的空氣,感受氛圍,享受解放的感覺。這些就是訪客造訪這座空間時的內心狀況和心情。所以,在庭園中展現都會風格的設計,或是運用現代的材料,其實是換湯不換藥。這座庭園必須滿足人心,令人覺得值得一遊,然後帶著滿心歡喜返回都市。

所以,我無不先用心地清楚思考造訪一座空間的訪客心態,推想訪客對那座空間的期待,然後才會思考如何成功打造空間,營造那樣的氛圍。

20190124_看不見的設計_P.048設計訪客的心(圖).bmp

▲柏林日本庭園「融水苑」 2003 「意象素描」


設計共生

無論哪種設計,最後都會成為自然,彷彿原本即是自然的一分子,鋒芒絕不會蓋過自然。我總是無時或忘必須促進自然與人類的和平共處,使兩者相互對等。這是日本建築,以及日本庭園空間與自然的存在之道。

現在常言「與自然共生」,「共生」其實是佛教用語,意為「自然與人類地位平等,相互合作,相互創造互生的環境,並共同守護環境」。

由此,日本的觀念是自然與人類地位平等,無尊卑之分。因此,庭園與建物在設計上也無主從關係,必須對等打造人類所在之處,以及自然所在之處。庭園象徵著自然。

日本的這種觀點來自佛教,而歐洲的觀點基本上源自基督教。

在歐洲,人與自然有階層之別。

基督教觀點中,最上位是神,其次是神創造的人類,然後才是支持人類的自然。因為自然支持著人類,所以人類認為可以依據自己的需求,任意改變自然。這個觀點在根本上與日本大異其趣。

於是,人類與自然之間,必然產生主從關係。森林可以隨著人類的需求砍伐,改製成人工物品。這些行為當中全無襯托導引出自然的優點的想法。

透過歐洲與日本的農業發展方式,即可了解兩者的不同。歐洲是大規模農業,大面積翻土,砌建擋土牆,驅動機器耕出廣大麥田。因此,歐洲的土木技術十分發達。

另一方面,日本的觀念認為,如此對待自然是一種冒犯。所以,盡量保留原始地形,慢慢改造成為稻田或農地。

為了打造與人類共存的農田,因而誕生了梯田。

這種對待自然的根本觀念差異,也影響到日後對都市造成的災害。

舉例來說,日本的梯田遭逢豪雨時會四處滲水,造成許多地方有部分毀損。可是,那絕非一切俱毀或大規模的損壞,只需稍事修理就能恢復原狀。

然而,歐洲遇到豪雨時,保護農地的擋土牆會支撐到最後,等到再也撐不住了,就兵敗如山倒般一一倒塌,造成極大規模的災害。這項道理也適用於建築、都市和庭園。

以人類的技術或力量來征服自然,設法令自然臣服的設計,即使能夠感動人心,想必也不長久。

人類必須與自然和平共處,強行改變自然只會後患無窮,從這種觀點誕生的日本農業,以及這種精神,承繼到建築和庭園。未來,世界想必會開始追求這種想法。

20190124_看不見的設計_P.082設計共生(圖).jpg

▲翠風莊「無心庭」 2001 「意象素描」


設計「無常」

鳥兒的啼聲,分分秒秒不同。

啼鳴的瞬間時刻,能夠提振人心,感動人心。

那麼,這個瞬間為什麼如此重要呢?

因為,下一時刻的鳥啼,已非同一地、同一瞬間、同一鳥兒、同一啼聲了。

日本茶道所闡述的一期一會,一生只一次相遇,意味著即使在相同場所,邀請相同賓客,獻上相同的款待,相同的時間也早已流逝不復返了。

所以,沒有恆常,只有流逝,消失。

這就是「無常」。

日本的觀念認為「不會駐留」才是美。事物變化才是美。所以,設計「無常」是很重要的。

在庭園中,正是運用植物來表現創造這種無常觀。日本是幸福的國家,擁有四季分明的季節變化。而植物非常適合表現這種時間的變化。

植物冬日枯萎,然後發芽,繼而逐漸長出嫩葉,再漸漸厚實。到了酷夏,葉色轉濃;入秋之後,渲染上秋色。觀察這些變化,能夠了解自己生活在這些變化之中。

繽紛絢爛盛開的櫻花,只能夠維持一星期。可是,為了在一個星期內全力綻放,其他三百六十多天,約五十個星期的時間,都在準備著。正因為有這段漫長的準備期間,才有花朵盛開的一星期。感受這樣的變化,從心領悟「無常」,是我進行設計時注意的重點。

20190124_看不見的設計_P.162設計 無常(圖).jpg

▲瀑布素描 藝術之湖高爾夫球俱樂部(1991)設計時的素描





1552440768652807.jpg

《看不見的設計:禪思、觀心、留白、共生,與當代庭園設計大師的65則對話》

(共生のデザイン—禅の発想が表現をひらく—)

一庭一禪機 一心一設計

一位禪僧的美學觀,一個獨特的日本美學世界

――――《你所煩惱的事,有九成都不會發生》枡野俊明的美學人生課――――

    將枯山水帶入現代空間的禪僧

    日本枯山水大師、當代最傑出的景觀設計師之一

    給建築、設計、藝術和所有的人的贈禮

作者:枡野俊明

譯者:蔡青雯

出版社:臉譜出版

ISBN/ISSN:9789862357163

TAAZE博客來誠品金石堂

facebook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