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楚的願景陳述 明確的六大目標
基於上述之預測與分析,二○一一年,倫敦市長提出了三十五年後、即二○三六年倫敦的願景:「成為表現優異的世界級城市,為其所有的人民與企業拓展機會,達致最高的環境標準與生活品質,並領導世界對付二十一世紀的城市挑戰,特別是氣候變遷。」
為邁向上述願景,倫敦訂出了六大目標,並且遵從「永續發展」的指導原則,分別為:
1 面對成長所帶來的挑戰
倫敦要能為所有市民提供永續、良好而向上提升的生活品質,以及足量的高品質住宅與社區,並處理健康不平等的問題,以回應經濟及人口的成長所帶來的挑戰。
2 維持經濟競爭力
倫敦要成為具國際競爭力的成功城市,要擁有茁壯與多元的經濟,以及能為全倫敦造福的創業精神,並要成為一個既走在創新與研究尖端,又能珍惜並善用豐富歷史文化遺產的城市。
3 支持社區的發展
倫敦要成為由多元、茁壯、安全且可及的社區所組成的城市,讓市民有歸屬感;要提供居民、工作者、訪客及學生(不論其種族、背景、年齡或階級)機會去實現他們的潛力,也要提供高品質的環境讓人們享用並共存共榮。
4 提供愉悅的感官經驗
倫敦要成為讓人們能得到愉悅感官經驗的城市,這包含了維護其建築與街道,營造最佳的現代建築,同時善加利用傳統建築。對於其豐富的開放空間、自然環境與水資源,則不僅要善用,還要將之擴展,並釋放其潛力,以提升市民的健康、福祉與發展機會。
5 改善環境
關於本地及全球環境的改善,倫敦要成為世界的領導者,率先對付氣候變遷,減少汙染,發展低碳經濟,降低資源耗用並提高其使用效率。
6 改善大眾運輸
倫敦要擁有有效運作且高效率的大眾運輸系統,讓每個人都可以簡單、安全並便利地抵達工作場所與各種設施;而這樣的大眾運輸系統也能鼓勵更多人步行、騎自行車、善用泰晤士河之水路運輸,並幫助倫敦計畫的所有目標得到實現。
基於這六個目標,倫敦再訂出了多達一百二十一項的政策,以及二十四個可量化評估的關鍵績效指標(KPI)。
這樣一本厚達三百多頁的倫敦計畫,到底是由哪些人經過多久時間才討論出來的呢?
在提出倫敦計畫草稿之前,市府必須和許多利害關係人討論以凝聚共識,不僅涵蓋市內的領導產業,也包含高等教育機構、社會福利機構與社區機構。
為促進民眾參與,市府還費時兩個月,對一千四百○六位倫敦居民進行電話或當面訪談;而每年定期的全市普查、規律的電話訪談以及各種相關研究,都能幫助市府了解民眾的心聲。
此外,市政府也必須考量國家或區域尺度的政策,並諮詢中央政府的意見。
經過這些複雜與漫長的討論之後,市府才終於能提出倫敦計畫草稿,接著開放為期三個月的公眾諮詢(民眾可以寫e-mail給市長,或參加倫敦內外各地舉辦的民眾參與會),接下來,則送市議會及中央政府審查,隨後再提出修訂版,修訂版將再次歷經相同的諮詢與審查流程。以二○一一提出的倫敦計畫而言,迄今歷經了至少四次大大小小的修改。
原文出處:我們值得更好的城市
作者:邱秉瑜
出版社:方寸文創
方寸文創FB:https://www.facebook.com/ifangcun/
作者邱秉瑜FB:https://www.facebook.com/bingyu.chiu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32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