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空間屬性──室內的動與靜
分析環境的時候,會用關鍵字分析出基地裡的三個區域:核心區、動態區域和靜態區域。這三個區域分別反應出基地外部的環境與空間性質,所以在基地內以動、靜態做為回應的策略,也設定了基地內不同區域的性質。
到了前一個步驟,我們將分析的尺度由大環境漸漸拉回建築本體,而這個建築本體本身又是另一個微小的「大環境」;因為這裡面充滿複雜的使用與機能,這些機能除了要滿足題目或業主要求外,還要適當地與外部環境產生關聯。這使得建築內部的空間系統,呈現令人崩潰的相連動關係,這可能是我們做為建築人最痛苦的一個部份──排平面。
這是個千頭萬緒的工作,我們需要一個美好的開始,就從為這些空間設定屬性開始吧!延續前面的操作邏輯,不要把事情搞得太麻煩,就為這些空間做動態跟靜態的設定就好。各位同學,也不要把動靜態想的太複雜。簡單講,會吵的,有人走來跑去的叫動態;反過來,如果裡面的人都安安靜靜又不太動,甚至人很少,那就是靜態的。
動態室內空間
① 有活動
② 會吵鬧
③ 人很多
④ 需要和外界互動
靜態室內空間
① 沒啥特別活動
② 安靜
③ 人少
④ 使用獨立
⑤ 需要被管制的
(三)室內空間的樓層位置
決定了每個室內空間的動、靜屬性後,腦中應該對他們有初步瞭解了。接下來要設定這些空間在 Z 軸的位置,也就是樓層位置。
跟區別動態,靜態一樣,這也不是什麼困難的事。越需要與人群和開放空間結合的活動,樓層會越接近地面層; 而使用越獨立,越需要被管制的,通常就會被丟到樓上。
低樓層室內空間
① 需要貼近人群、活動
② 較不需要被管理
高樓層的室內空間
① 使用性質獨立
② 進出需要管制
講這些應該很多人會覺得是騙稿費的廢話,但越是廢話,越有機會表現出 你的想法和別人不同。如果能善用這些大家眼裡的廢話,就能輕易產生讓人眼睛一亮的設計概念。
首先,這些室內空間都是硬梆梆的機能空間,很容易全部被歸類到無聊的 「靜態室內空間」,如果你能為這些空間找出轉變為「動態室內空間」的可能。那代表你找到一種新的使用可能性;套 一句內行話,這就叫「創意空間」。反之,那些大家都認為很有活動的空間, 譬如「多功能展演空間」、「兒童遊戲空間」等,如果你能為這些空間想到靜態的可能,就產生了優質有趣的動靜空間轉換,你的設計也就和大家有不一樣的創意手法了。
讓空間有創意的方法
補充思考:為何二樓算是一個可靜可動的樓層位置?
(四)設定「室形」
室形, 使用機能的身材
每個人都有他的專長與價值。很多時候,這些專長與價值會反應在個性、表情,甚至是身材。我是個建築師,常常要動腦並且久坐,常常因為「以為」 吃糖可以幫助思考,所以咖啡和糖永遠不離嘴,也所以,我,很肥很胖。
就像人一樣,「空間」也有屬於他 們的機能、個性、角色和形狀;表演空 間會是胖胖的,工作空間可能是瘦長 的。有了這些簡單的想像,還要搭配我 們最愛的空間格「g 值」, 1 400的 g 是 8m×8m,則一個簡單的展演空間,他的室形應該是 2g×3g。一般來說,若不是特殊的空間,則他們的空間室形可 用短邊長 1 到 1.5g 做為標準,向長邊 做變化。
舉例
若閱覽空間≒ 270m2 ≒ 4.5g 1.5g×3g
完成室形的設定,即完成初步的平 面單元定義;有了這樣的基礎分析,才可以產生有系統的平面組成。
原文出處:建築力:空間思考的10堂修練課
作者:林煜傑
出版社:風和文創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67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