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二維空間 不簡單的無人空拍機


無人機不僅用於軍事用途,在一般運動賽事、演藝活動、新聞媒體已是隨處可見的科技產品。但你真的了解無人空拍機嗎?今天我們很榮幸邀請應用空間資訊系黎主任來為我們說明。


無人空拍機的發展簡史

1531299680445410.jpg

你知道嗎?目前市面上較常見的空拍機多為旋翼式的款式唷。


應用空間資訊系最大特點是無人空拍機的應用,黎主任很熱切地為我們介紹無人空拍機在台灣的發展,他說:「過去,無人機多為定翼式螺旋槳飛機,具有速度快、停留空中時間久的特性;而目前市面上一般人常接觸到的消費型空拍機多為旋翼式,它的特性是速度慢,可滯空定點拍攝,不過因拍攝載具與電量的限制,所以停留在空中的時間較短。這兩種類型的工作不太一樣,定翼式可以工作持續1~2個小時,所以多用來執行大範圍拍攝;而旋翼式以商用型的來說能持續飛行30分鐘已經很了不起了,但有時候取景需要定點的畫面,使用定翼式無人機就無法停下來,必須使用多台旋翼式無人機輪流拍攝。像演唱會所使用的高空攝影就是旋翼式無人機,相關單位會為了應付演唱會較長的演出時間,準備數台輪流拍攝。」


別搞錯了!無人空拍機不像遙控飛機這麼簡單

1531299793979462.jpg

尺寸越大的空拍機,其承重與耗電量都比較高。


有些人會認為無人空拍機就像遙控玩具一樣,只要控制好它的位置和方向即可,但其實並非如此簡單。黎主任說:「台灣從2010年才慢慢開始流行無人空拍機。在這之前,旋翼式無人機的滯空穩定度與安全性技術都還不夠成熟,像是我們系上一架比較古老的機型,就會在準備降落時翻跟斗,像這種機型的控制器就需要專門校調,飛機配重的平衡也必須特別注意,因為光是加裝一個元件都需要重新調整。目前市面上的商業型無人機都無法調整感測器,但訊號傳輸非常安全,又因為技術純熟,現在的無人機上都會設置視覺系統,用以偵測前後有無障礙物、自行閃躲,降落時也能以超音波或紅外線偵測下方與地面的距離。此外,有許多廠商會提供SDK(軟體開發套件),方便使用者自行修改,更甚能透過APP操作空拍機,觀察距離、高度等各種參數,便於進行即時監測與修正。」

經過黎主任一番解說,你是不是也了解無人空拍機的學問不簡單呢?它並非只是帶著攝像機的遙控飛機,而是隱藏著許多科技元素的高科技產品,更是應用空間學系用來測量與調查的一大利器。

無人空拍機畫面如何轉換成3D影像?

1531299894276178.jpg

利用3D軟體進行計算與資料處理、編撰。

人類因為有兩隻眼睛,所以能偵測物體與物體間的距離,避免跌倒或撞牆,而3D立體影像也與眼睛的視覺原理類似。黎教授說:「你可以想像一雙眼睛就是兩架攝影機。無人空拍機會在物件同一表面拍攝至少兩張影像,當影像交會越多時,所呈現出來的3D影像就會越完整,也就是藉由重疊影像去定位與計算表面的位置與表面材質。每次田野調查結束後我們會回到學校用電腦算圖,使用Pix4Dmapper,處理相機拍攝之航空、傾斜與地面影像,它可以精確至公分級的程度,計算非常精準。而實驗性的資料處理就會用到agisoft photoscan、ReCap ,我們會將雷射掃描的檔案分享到雲端,藉由同學們協同工作,節省專案時間,並確保資料的準確性。」


結合攝影、無人機以及軟體的應用,突破二維空間,黎主任為我們分享空拍機的運作原理,原來沒那麼簡單!


資料提供:健行科技大學應用空間資訊系黎驥文博士

延伸閱讀
facebook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