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建築:透明得令人備感淒涼/風格派(下)


柯比意和密斯等現代主義「贏家」所使用的另一種武器是新技術。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技術是他們議論的中心話題,在他們的議論中,有關形態的構成、空間的性質狀態等話題出奇的少,這與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把結構和空間作為中心話題的立體派、未來派以及始於戰時的風格派形成了鮮明對比。這些「贏家」在討論的同時,還積極地把新技術應用於他們的作品中。確切地說,他們不僅自己使用新技術,還積極地宣傳新技術,提倡新技術。柯比意摒棄了疊砌式結構,介紹建築構造技術的革新,徹底傾向水平連續帶窗形式。密斯為了強調鋼筋結構的長度,把鍍鉻的十字形斷面柱子放到了作品的核心位置上[圖21]。無論是柯比意還是密斯,他們最先考慮的就是如何表現先進技術。與空間的流動性和要素的抽象性相比,他們最先做的事情還是介紹新技術。


1551086157472689.jpg

[圖21]巴賽隆納展覽館鍍鉻的柱子(設計:密斯.凡.德.羅,1929)


他們的這一態度與風格派的代表作品——里特弗爾德設計的施洛德別墅(1924)[圖22]形成了鮮明對照。與柯比意和密斯的作品相比,施洛德別墅中要素的構成表現得更為動態,更為現代。儘管如此,支撐這些要素群的結構體系實際上還是過去的疊砌式結構。在這個別墅中,里特弗爾德完全沒有考慮過要使用新技術。他所做的只是透過塗抹基色在牆壁和柱子上進行分段而已。這一手法在他設計的傢俱[圖23]中也有所體現。他設計的傢俱在形態結構方面體現了嶄新的一面,但是所使用的材料卻總是木材,而且製造傢俱過程中所採用的技術也是傳統的木製傢俱技術( 他本人出身為傢俱工匠)。其時,作為「贏家」的建築師們已經在採用鋼管彎曲加工的新技術,並利用這一技術創造了傢俱的新形象,而里特弗爾德對這種新技術沒有表現出絲毫興趣。兩相對比,最後還是鋼管傢俱[圖24]表現出來的新穎外觀贏得了大眾的普遍歡迎。鋼管傢俱很快普及,成了二十世紀的流行商品。


1551086239804093.jpg

[圖22]施洛德別墅(設計:G. T. 里特弗爾德,1924)


1551086339903052.jpg

[圖23]紅藍相間的椅子(設計:G. T. 里特弗爾德,1918)


1551086330904135.jpg

[圖24]MR20( 設計:密斯.凡.德.羅,1927)


話雖如此,當我們用今天的眼光去看待二十世紀的時候,絕不敢說風格派已經過時,而柯比意及密斯等「贏家」的設計則是新穎的。為了製造與環境相分割的商品,柯比意和密斯在他們的作品中借用了傳統手法,加上畫框或底座,所以從空間的通透性及動感的角度來看,他們的作品事實上遠比風格派要陳舊得多。時至今日,鋼管技術已經不再是新技術,相反,與馬塞爾.布羅伊爾、馬爾特.斯塔姆等人設計的鋼管傢俱相比,里特弗爾德的傢俱看上去似乎更新穎,更時尚。


儘管如此,風格派最終還是沒有成為「贏家」。而決定這一輸贏的不是別的,正是戰爭。「贏家」是戰後出現的一群人,他們把戰爭的理論應用到建築上,而風格派則是那些與戰爭毫無瓜葛的和平時代的人們。


所謂戰爭實際上是把不同性質的兩個空間強行結合的結果。當不同性質的兩個空間開始接觸後,人們明白了要在這樣兩個空間之上構築包括它們兩者在內的後設層次空間是不可能的,這時人們便採用了戰爭手段。在這裡輸贏是由極其簡單而無聊的邏輯來決定的。新技術取代舊技術,簡單而敏銳的東西戰勝複雜而脆弱的東西,這就是戰爭理論。


支配二十世紀的便是戰爭邏輯。根據這個邏輯,不同性質的空間、不同性質的文化被弱肉強食的自然規則強行結合在一起。這時,不同的性質被遺忘,繼而出現了大眾這樣一個整體的存在。大眾喜歡簡單易懂的商品,對那些複雜的、有內涵的商品往往敬而遠之。所以柯比意和密斯設計的商品最終取得了勝利,原因就在於他們設計的是與環境分割、用新技術武裝起來的、簡單且易懂的商品。


「風格派=樣式」,這個名稱悲哀且恰如其分地界定了他們的表現特點,因為他們相信藝術的進化要依靠風格的轉換。一百年之後,從遙遠的高空往下看時,終究是發生了風格的轉換吧。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他們沒有錯。但是在那個動盪的時代,也就是在戰時,人們不可能清楚地認識到風格派的客觀存在,也沒有空閒去細細分析風格派的轉變,他們要做的只是在以技術和商品形象為武器的血腥戰爭中求得生存而已。然而,他們身處遲來的和平世界中,並沒有意識到這一決定性的事實。


現代不過是把不同性質的空間統一起來的過程。把不同性質的空間統一成一個整體,並實現通透空間的後設層級空間是作為「輸方」的風格派的目標。但是,這個目標卻在戰爭邏輯面前敗北。戰爭邏輯是把不同性質的空間強行結合在一起,它不允許像構思後設層次空間那樣慢吞吞的方法,而最後取得勝利的正是這種粗暴的戰爭邏輯。


那麼,今天我們是生活在一個什麼樣的時代呢?以往那種形式的戰爭已經不復存在,大眾這種龐大的群體正在逐漸消失,細緻的資訊以驚人的速度穿梭於網路之中,我們已經沒有必要強行使建築商品化,也不需要依賴包裝來決定一切。我們是否能像風格派所夢寐以求的那樣,終於可以把目光投向客體(商品)與客體之間的空隙了呢?


遺憾的是,我們的生存空間並沒有那麼透明。取代了戰爭的並不是和平,而是安全管理;支配空間的也不是透明性而是安全性。雖然網路使所有的一切看上去好像連成了一個整體,但實際上世界仍然被各種安全體系分割成無數個畫地為牢的獨立單位,並且,存在於這些獨立單位之間的空隙也不是可以自由活動的空間。它們之間的空隙和裂痕處只是暴力的場所。只有在徹底消除了暴力的、狹窄的獨立單位內,我們才能夠勉強獲得風格派所追求的透明,我們才能利用風格派所製作的空隙進行嬉戲。然而,即使是在這樣的場所裡,我們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發生暴力,誰也不能保證這個場所的安全。所謂網路社會的和平實際上就是這種性質的和平,網路社會的透明就是這種性質的透明。透明依然沒有超越虛幻的境界。




負建築


隈研吾《負建築》

作者:隈研吾

譯者:計麗屏

出版社:五南

出版日期:2019/01/28

官網博客來誠品TAAZE金石堂

了解更多隈研吾

延伸閱讀
facebook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