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電磁波有健康風險? 醫:非游離輻射危害低
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 發表於2019/08/01

 2019-07-23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

d5ff6ff67da554b5fbfd0adfa6a4e24a.jpg

物理學家兼癌症研究員David Robert Grime表示,5G的電磁波譜仍屬於「非游離輻射」,能量不足以破壞DNA產生危害。國際非游離輻射防護委員會(ICNIRP)顧問Rodney Croft則強調,5G頻譜被限制遠低於會造成傷害的水準。


全球強國都準備迎接5G世代來臨,帶來自駕車、智慧城市、遠距手術等全新革命,然而5G高頻的電磁波對健康有影響嗎?物理學家兼癌症研究員David Robert Grime表示,5G的電磁波譜仍屬於「非游離輻射」,能量不足以破壞DNA產生危害。國際非游離輻射防護委員會(ICNIRP)顧問Rodney Croft則強調,5G頻譜被限制遠低於會造成傷害的水準。


迎接5G世代 擔憂健康風險

5G世代將徹底影響人類生活,所有新穎科技,如自駕車、智慧城市、遠距離醫療手術、遊戲影音串流,都必須仰賴5G網絡,其速度是目前4G網路10倍以上,目前一部須花6分鐘下載的電影,5G網路只要30秒。然而,5G不只是速度,目前4G頻寬已經過度壅擠,但5G仍有足夠空間讓各種機器、儀器連線,讓物聯網生活(Internet of Things)得以實現。


目前中美兩國都預定2020年,5G 將開始商業運用,連韓國都已經有部分城市有5G設施,各大手機大廠也正推出5G相容手機。然而,5G使用的電磁波頻率較高,基地台數量、密度會更大、數量更多,有不少人擔心其危害健康。


少數致癌報告 但因果關係不強 

《BBC》報導,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將所有射頻輻射(radiofrequency energy)歸類為為2B類致癌物,即是「懷疑為人類致癌物」,因為「有證據顯示接觸可能會導致人類癌症」。同屬相同風險因子,還包含了泡菜、爽身粉,而加工食品和酒精的風險則更高。


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研究指出,老鼠若每天暴露手機輻射9小時、連續2年,則雄性大鼠可能誘發心臟癌症;但雌性大鼠和小鼠卻與癌症沒有關係,甚至暴露輻射的大鼠還比對照組長命。


政府手機安全顧問Frank De Vocht博士指出,雖然有些證據顯示手機重度使用者會增加致癌風險,但其因果關係並不足以彰顯預防的重要性。


5G電磁波能量低 熱量、傷害理論低

物理學家兼癌症研究員David Robert Grime提到,若長期暴露遠超過手機的頻率,可能有健康危害,例如紫外線,而暴露於醫療X光等更強的輻射,則有嚴格限制。但他強調,5G的電磁波譜仍屬於「非游離輻射」,能量不足以破壞DNA產生危害。


另外,5G需建置大量基地台,該擔心嗎?英國政府指出,正因為基地台多,每個基地台發出的輻射量反而較低。而部分5G頻譜屬於微波頻段,通過物體會產生熱量。ICNIRP顧問Rodney Croft回應,5G能量太低,產生的熱量傷害很小。


英國政府表示,「當5G加入現有網絡時,無線電波的整體風險可能會略微增加,但整體風險預計仍然很低。」5G信號的頻率仍屬於「非游離輻射」,且遠低於ICNIRP認為有害的頻率範圍。

核醫部専科醫師林明賢受訪時指出,若5G的電磁波譜仍屬於「非游離輻射」,則基本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參考資料:

1. Does 5G pose health risks?



原文出處:https://www.healthnews.com.tw/lohas/article/42956/

facebook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