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致命光害 追求健康、親善環境的綠色照明(二)
iBT數位建築雜誌 iBT數位建築雜誌 發表於2016/09/29

照明永續    用智慧,精打細算


導入照明控制設計,精準掌控燈光,不但減少光害和碳排放,為環境保育盡一份心力, 也能繜節開支。以下有兩個國內外知名案例:


【案例 1】 紐約時報大樓  照明節能 70%


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報刊之一「紐約時報」,辦公大樓採用 L 牌照明系統控制軟體,搭配日光感應器、在場感測(Occupancy Sensor)、窗簾系統、DALI 系統控制器、GRAFIK EYE QS 系統等組件。使用者可透過軟體預先設定排程,還可設定地理位置,運算太陽行進軌跡,以適時調整照度、溫度和窗簾位置; 在場感測設有自我學習的功能,可降低誤報率。


依照使用需求,下載圖型監控軟體後,使用者可透過 iPhone 或 iPad 操作設定,控制燈具和窗簾,並隨時查詢能源使用狀況、室外溫度、天候狀況,列印耗能報表,還可立即顯示省下多少電費!


系統建置完成後,該大樓的照明用電便從 1.28 瓦、降到 0.38 瓦,意即每平方公尺只需要 4.08 瓦,足足省了 70% 電力!也因此整棟大樓在 3 至 5 年內就能回收成本,效益十分驚人。


1471855799294891.jpg

台南湖美帝堡建案採用「高貴不貴」的照明控制系統


【案例 2】 照明優美精省  台南鮭魚返鄉


一流企業用得起照明系統,那麼小資一族呢?以勤儉持家的中南部居民為例,建商「上曜開發」斥資將近 900 萬建置了照明控制系統,而住戶每個月、每一坪只需要負擔 1.8 元電費,換算下來,108 坪的豪宅每個月公用照明費不到 200 元, 可說是精省入微!


與自然共生 營造舒適光環境


綠色照明的另一大重點,則是色溫及光源方向。避免光線散射、避免眩光、或採取密閉式固定光源,讓所有光線投射恰如其分,同時要兼顧色溫的氛圍及美學意象,都是照明設計上不可輕忽的課題。


長遠來看,採取照明最佳化設計,藉此提升生活品質與健康,更有助於自然生態恢復平衡,何樂不為?


1471856812900368.jpg


各國制定照明計劃


1980 年代就有「全球黑暗天空運動」開始成型,這個運動是為了鼓勵人們減少使用照明系統,以減少光害問題。


2002 捷克於 2002 年推行全國性的光害防治法,是全球第一個強勢訂定相關法規並明訂罰則的國家。


1994 美國亞利桑納州圖納市在 1994 年訂出「光害防治法」,歐洲的義大利、希臘也有相關規範。


美國國家奧杜邦(Audubon)協會在芝加哥市發起「熄燈計畫」,號召許多大樓業主,在春秋季深夜關閉高樓的夜間燈,以保護候鳥的安全。


加拿大城市 Calgary 於 2002 至 2005 年,將絕大多數的住宅區街燈,換成更高效率的燈具。 


部份國家在簽訂《京都議定書》後,開始研究減少能耗的方法, 亦尋求更有效率的採光方法,以減少電費開支。 


英國首相 Tony Blair 提出詳細的郊區照明計劃,以保護環境。


台北市環保局 2012 年通過《光害防治管理自治條例》,若廣告招牌、霓虹燈或路燈等光源超過管制標準,將要求限期改善, 逾期未改處以五千至五萬元罰鍰。


1471856994454561.jpg

袁宗南教授 2014/04 於法蘭克福展


專欄簡介

照明是建築的表情,是透過光影幻術, 照見建築的千姿百態。揉合美學與節能的照明設計,是以文化底蘊為體,智慧科學為用,交互輝映建築的精神品位。

燈光設計大師袁宗南教授,長期指導本專欄,構築一道光與智慧的對話平台,提供更多設計創見與美感體驗。


作品集

公共建案:台北國父紀念館、台北世貿中心、彰化王公景觀橋、2007 年台北 101 跨年煙火秀、2010 上海世博台灣館、 2008 北京奧運開幕式等。

住宅建案:台北信義皇翔、新莊都峰苑、 遠雄中央公園、新竹霞飛苑等。



原文出處:《iBT數位建築雜誌》2014年秋季號  No.04  
口述:袁宗南 撰文:游沛文

facebook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