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涵‧來自多方思考與文化的累積
彭文苑建築師事務所 彭文苑建築師事務所 發表於2018/06/12


雖然舒不舒服、漂不漂亮很重要,但空間有沒有內涵?能否感動他人才是彭文苑建築師所重視的。彭建築師認為空間運用可以很多元、彈性,希望藉由設計,使建築有更深的解讀,來超越形式表現。讓我們來看看針對建築規劃,彭文苑建築師有哪些獨特見解。


多樣的外觀變化 用的材料、工法和傳統相比有何差異?

12961736_793332690797817_7049362398456653308_n.jpg

建築量體的思考是多元的,量體變化會因為光影的遞嬗更加動人。


綜觀行一建築的作品,不難發現除了運用在地化材料,重新演繹出不同質感外,還擅長在量體做變化。那麼在安全與工法上和傳統會不會有差異呢?針對這點,彭建築師表示:「安全是不會有問題的,而工法跟材料的話其實沒什麼太大的差別,只是我們團隊喜歡不斷思考、並試圖透過設計,打破台灣一直重複做的事情。我認為許多技術跟工法一直都有,只是比較少人會去用而已。比如說從很久以前橋梁就能做出圓弧造型,那為什麼不能用在建築之上?當然可以!因此為了做出這些少見的特殊設計,我們花較多的時間和工班溝通。」


彭建築師認為特殊造型還可以刺激營造廠,想辦法調整現有工法、或找到新方法來完成設計,如此,不僅讓作品更加完整,同時也讓營造廠增加更多經驗,對台灣建築的進步具有正面效益。



設計具有十足的可塑性

不管是金屬、木材、石材甚至是玻璃都有許多可能性。對彭建築師來說,設計的多元思考很重要,因此門跟窗對他來說並沒什麼太大的差異,怎麼說呢?


彭建築師表示:「我認為門跟窗只是大小不同而已,舉個例子來說,一扇2米的窗開在地板上,它就變成了門。若我弄一扇3 X 3米的門,然後把它放在建築物比較高的地方,它就是窗,門跟窗的差異,只是看人會不會從那邊穿越,因此什麼形狀並不重要。回歸設計本質,我們用許多角度去審視業主的需求,


在設計上動許多腦筋,原本屋主可能想要的生活,因為我們的專業,可以說出一個故事、訴諸美好的設計理念。這樣除了讓業主能享受原本想像中的生活外,我們還賦予他們更好的生活品質與可能性。」


在地化才是國際化

DSC_3704.JPG

重視文化的積累,審視在地化才能走向國際。


彭建築師表示:「我認為文化的累積跟民族信心程度大有關係,像韓國的韓服、日本的和服,都會在重要節慶拿來穿,但台灣跟中國卻沒有這樣子。除了過去殖民歷史的淵緣之外, 也是因為我們的教育與價值體系沒有讓我們能累積出足夠的文化深度與對台灣文化的認同度與信心. 這也是台灣過去快速發展下過度功利價值導向下的結果。和服跟韓服之所以存在,是因為他們的國家、國民都認為這是重要的文化。我相信文化的力量與影響力是最大的, 世界上好的設計大都與當地的文化和傳統有著深厚的關係。」


「對我們來說沒有風格就是最好的事情,因為風格就是包袱。」


不斷審視建築的設計脈絡,彭文苑建築師走出自己路,也讓我們了解價值觀不應該是單一的,因為美的設計與建築應該是讓人感動、多元而充滿內涵的。


圖片、資料來源:行一建築事務所

延伸閱讀
facebook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