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門片調度機能與舒適
21坪 1 人
格局│ 1 房 1 廳 1 衛
建材│ 橡木、鐵件烤漆、火山泥塗料、人造石、海島型木地板、寮國檜木、玻璃百葉窗
Before
從小變大 關鍵設計
面北老屋格局狹長,又是小巷連棟房屋的其中一間,光照不足是顯而易見的缺失。加上位居北投氣候潮濕,對於年事已高又獨居的長者而言,並非理想居住環境。於是將一樓空間全面改建並融入無障礙設計,預留日後需要照料時的彈性。此外還加裝了地暖設備提升室溫、降低潮濕。
將原本位在房子後段的餐、廚區調至屋前取代客廳。透過機能整併;一來可以擴大區域 面積、增加活動餘裕;二來多數日間活動需求,都可以在這個區域一次滿足。而白色的開放式 廚房與可以吸附異味、調節濕度的火山泥塗料電視牆相映;既賦予空間明亮開朗的觀感,也有冷暖對比、粗細呼應的設計趣味。房子中段是收納集中區,一整排落地櫃含括衣櫥及影音設備收納兩大功能。藏在櫃子裡的電器,利用紅外線轉發器就能輕鬆遙控;散熱問題則順應地暖和空調所架空出的通道獲得解決。懸空櫃分列浴廁入口兩邊,除了是牆面造型,下方光照也可充當夜燈增加安全性。當滑軌門片拉上,櫃體自然區分給臥室和交誼廳使用,無須擔心機能偏廢問題。
舊格局中後院面積不小,但其實使用率低、也具青苔濕滑危險。裝修時縮減了庭院範疇,改為搭設採光罩的半開放家事工作區;不僅提升雨天利用率,也減少機器運行時的室內噪音。多功能區則沿襲舊鐵皮屋的增建線條拉出斜頂,並採用味道濃厚的寮國檜木鋪設,讓室內可以盈溢木頭香氣。落地鋁門窗、夾宣紙玻璃拉門不僅充作機能區界線,也構築出兩道空氣層增添保暖性,讓獨居長者能夠在舒適的環境中更安心生活。
A 材質應用
舊瓶新裝賦活老屋靓表情
保留老屋外觀回應生活記憶,但窗戶更換成可調節氣流跟光線的玻璃百葉強化舒適。防盜鐵窗按原本樣式打造,但改成白色帶來明亮感,並增加間距深度以配合窗型。入口以防滑地磚舖陳和緩斜坡,不僅藉顏色、質地差異區隔內外,也昭示了無障礙的設計重點。
B 材質應用
透過設計與材質創造層次感
餐、廚與客廳機能整併後,不但使活動面積拓增,亦破除了長屋窄迫印象。搭配鏤空的幾何鐵件層架,和半腰高鞋櫃增加穿透感,都讓空間輕盈起來。火山泥塗料牆不僅實用性高,素樸質感與橡木皮結合,恰與對面的白色廚具及人造石壁面形成對比,成為別有風情的門面妝點。
C 收納計畫
用過道集中收納強化坪效
利用過道集中收納機能,不但有利於提升坪效,也讓空間產生腰身、放大主要活動區的舒適感。落地櫃內部裝設有電熱式除潮棒,衣物不怕受潮發霉。櫃體皆採用內嵌式門把以降低碰撞受傷機率。兩座懸空櫃中央夾藏浴廁入口,搭配滑軌拉門,隨時都能依需要調度公、私領域表情。
D 材質應用
雙層門障添表情、增舒適
半開放的家事工作區可提升日常利用率,塑木地板也能降低濕滑危險。夾宣紙玻璃拉門帶有日式障子門風味,但反光性低還有助隔絕室外噪音,更適合高齡宅使用。與前方的落地鋁門窗搭配共構出兩道空氣層,強化冬日保暖舒適。
E 材質應用
檜木天頂升級感官享受
順沿舊的增建線條將多功能區天花打造成斜頂模樣;用 10 公分寬的長條型寮國檜木拼接,不但增加視覺觀感層次,也創造怡人的嗅覺體驗。透過材質的變換創造出類似簷廊印象;加上地板與室內材質銜接,也有助放大整體空間感。
F 格局規劃
預留變更吻合無障礙理念
無障礙是室內設計重點,但因屋主要求先保留淋浴區門檻,於是將長溝型排水槽安排在 2 公分高的檻邊,即便日後撤除拉門和石檻,也能盡量確保乾、濕區劃分。
原文出處: 小宅空間規劃術
作者:東販編輯部
出版社:台灣東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