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城市的人行道常有機車行駛,也常停滿機車,讓行人無法安心且順暢通行。從需求與供給看機車停車問題,開徵機車停車費外,還應增設與路面同高的機車停車彎。此外,可運用物聯網科技,偵測騎行人行道的機車車牌號碼,以供警方開罰,加強嚇阻效果。
臺灣的城市裡,行人專用空間受侵害的問題十分嚴重,無人可以安然行走。常有機車騎上人行道或騎樓,與行人擦身而過,或是到處停放,讓行人通行困難。
在臺中,行人「寸步難行」。作家劉克襄〈我的城市不友善〉一文,以及《聯合報》記者的追蹤報導,都指出了臺中的人行道和騎樓地面高低不平,機車與障礙物又多,行人只好冒險走在馬路邊,尤以火車站、醫院與百貨公司附近最嚴重。
在高雄,老人不敢上街。高雄市政府雖然推動友善行人路權專案,整頓騎樓並取締障礙物,亦讓機車退出人行道,但根據民間團體「還我行人路權聯盟」帶領高齡長者實際體驗,人行道仍常有機車飛馳,而騎樓同樣多高低不平,常有停車與雜物阻礙暢通。
怎樣才能讓人行道與騎樓真的易於行人行走?從政府到民間,臺灣現在的做法看起來大致可分成三種:
1 執法
例如:實施騎樓整平與淨空、機車退出人行道,或針對違停車輛加強取締與拖吊等。
2 教育
例如:加強宣導、列入駕訓與駕照考試內容、納入學校教育等。
3 道德呼籲
例如:呼籲尊重行人路權、發放「機車不騎人行道」宣示貼紙等。
試問,這些措施能有多大成效?臺灣是否可以拿出更好的做法,徹底捍衛行人的專用空間
原文出處:我們值得更好的城市
作者:邱秉瑜
出版社:方寸文創
方寸文創FB:https://www.facebook.com/ifangcun/
作者邱秉瑜FB:https://www.facebook.com/bingyu.chiu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32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