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與通訊科技在地震災損評估上的應用


強烈地震可頃刻間造成嚴重災情,但地震過後,災區範圍與災情程度通常混沌不明,災區民眾有的倉皇逃生,有的受困於倒塌的建築內,有的則受傷嚴重亟須送醫救治。此時救災單位若能迅速掌握災區的位置、災情程度、傷亡人數、救災物資需求等,就可把握黃金救災時間,迅速展開救援工作,減輕人命傷亡和經濟損失。


為了提升地震災害防治的應變效率,美國、日本、臺灣先後發展了地震損失評估系統,以協助政府進行防救 災規劃和民間企業擬訂風險管理策略等。「臺灣地震損失評估系統(Taiwan Earthquake Loss Estimation System,簡稱TELES)」由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研究開發,結合了地球物理、土木工程、社會經濟和資訊科技等專業知識,收集、建置並校正震損評估所需相關資料庫。一方面將全臺灣的工程結構物、土層特性、人口分佈、歷史地震目錄等分類建檔,另一方面建置評估模式,分析各類工程結構物在模擬地震作用下的損害程度和可能引致的人命傷亡與經濟損失。


08.jpg


「臺灣地震損失評估系統」是依據臺灣地區之活斷層調查和地震活動特性,分析各地區發生地震的可能性和地震規模,進而比較各地區承受地震的風險,計算地震引致的年平均損失或單一地震可能引致的最大損失。在發生強震前,根據不同模擬地震的假設,進行一系列的震災境況模擬,並將評估結果建置成資料庫。


「臺灣地震損失評估系統」於地震發生前,可提供縣市政府擬定減災對策的參考;於強烈地震發生時,可在極短時間內提供災情評估結果,以提升救災效率;此外,亦可協助政府擬訂公有建築之耐震補強策略,提供企業擬訂風險控管、分散與移轉策略,以及保險業者擬訂合理保險費率。




延伸閱讀
相關標籤
facebook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