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範社區——湳中里
湳中里位於新竹市北區,屬於人口較為密集的住宅區,總戶數約三千戶,人口近八千人。
社區涵蓋中正武陵眷村改建國宅,湳中街透天住家,及「荷蘭村」集合式大樓住宅。
湳中里荷蘭村的生態池,環繞近半個社區,一天至少需要供水數十噸。若使用自來水,費用十分可觀。因此輔導採用以降雨為主要來源的筏基水,平時不斷循環重複使用,遇大雨再進行替換。如此一來,不但可充分利用水資源,也省去一大筆水費。
荷蘭村包括上千盞緊急出口指示燈在內的公設燈具,皆改用明亮又省電的LED燈管,省下的電費極為驚人,在兩年內就能回收購置燈管的費用。另外,公共空間的燈平時只會開啟需要的部份,也能避免浪費。
社區地下室設置電動機車充電站後,居民購買電動機車的比例明顯增加,也讓廢氣排放減少。
湳中里里長江玉寶表示,里民對於低碳家園的建設都很支持。
由里辦公室出面成出的開心農場,開放給里民耕種,全部採用自製的有機堆肥,深獲民眾歡迎。
里內道路、各社區之間皆栽以樹木、花草,具有美化環境、改善空氣和提供綠蔭等多重效果。
社區內設置多處狗便屋,並提供垃圾袋,方便民眾處裡寵物的排泄物,貼心又環保。
示範社區——康樂里
康樂里舊名槺榔庄,以其地多槺榔樹而得名,是清康熙年間的北莊二十四聚落之一。
位在樹林頭至南寮港間,處城鄉之交,人口僅約兩千五百人,旁鄰新竹空軍基地。
由於歷史悠久,因此近年來也積極發展文創、觀光產業。
里內圍牆上的彩繪圖飾,是把回收玻璃在加工後,精心拼貼而成。
停車場遮陽蓬在雨天時,就搖身一變成為收集雨水的法寶,可用於花圃灌溉。
康樂里里長林再興表示,這口有三百餘年歷史的古井,在九二一大地震後,成為提供里民生活用水支柱,如今它依然是里中灌溉的主要來源之一。
康樂里集會所內展示著許多回收紙製作的工藝品,連桌椅也是里民親手用回收紙組成,非常環保。
停車場內不鋪柏油路面,自然的碎石路能充分讓雨水滲入地底,是榔庄古井的水源。
除了里集會所全面採用LED燈外,榔庄土地公廟內的光明燈亦都改用LED燈泡。換置的成本六萬元,但每期的電費從六千元降至三千元,不到兩年就可以回本。
利用從小吃攤販回收而來的油,加工製成肥皂,在包裝出售,成為康樂里額外的收入。
原文出處:《iBT數位建築雜誌》2014年冬季號No.5
撰文:Arnold.L 設計:S.W 攝影:宋國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