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建築與綠建材的創新研發
HM建築建材工程 HM建築建材工程 發表於2020/07/27

台灣幸福健築協會邵文政理事長,專精建築環境控制學、健康綠建材性能實驗研究、室內環境品質等專業領域。在國內推動健康建築、幸福健築與建築國際標章,促進相關產業升級,功不可沒,同時亦是創新研發高科技建材的領導者。


從世界到台灣的健康建築

2000年,於芬蘭赫爾辛基召開的健康建築研討會定義健康建築為一種體驗室內建築的方式,不僅包含物理的測量值,如溫度、通氣換氣效率、噪音、光、空氣品質等,尚須包含主觀性心理因子,如佈局、環境色、照明、空間、使用材料等,另外加上如工作滿意度、人際關係等。一棟健康建築必須包含以上所有。自此之後,健康建築有了基本定義,後雖另有研究詮釋,然而大抵遵循以下原則:

1.健康建築主軸為室內環境品質,著重室內環境對人的影響。

2.依據儀器測量,呈現真實數據,包含溫度、濕度、通風、噪音等物理性因子,另包括化學性因子與生物性因子。

3.於建築裡生活或工作的住戶,必須達到兩個目標:其一是工作滿意度,包含動線規劃、周邊環境安排等。另一為人際關係,透過座位安排、環境安排,或是紓壓情境、藝術氛圍、減少開會次數、改變會議形式等,維持良好人際關係。


WHO也針對健康建築提出15項標準,其中9項特別強調室內空氣品質與人體健康的密切相關。室內空氣品質與健康有關的項目很多,包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醛、TVOC、PM2.5、PM10、真菌、細菌等指標項目。以WHO的立場而言,健康建築關鍵性的重點在空氣品質環境。


健康建築在台灣的現況,可回溯到國內建築最高研究單位內政部建築研究所(ABRI)1999年由成大江哲銘教授研究的室內環境評估指標(IEI,indoor environment index),訂定針對室內環境的評估指標,有音環境、光環境、熱環境、氣環境、水環境、振動、電磁環境等7項。之後,跟隨國際的腳步發展,引進日本病態建築的二級診斷士、一級診斷士,關注空調問題、室內過度密閉而產生病態建築的議題。不論國內或國際,當時對建築健康上的危害已經越來越注重而廣泛討論。時至今日,內政部建築研究所關於健康建築的各項指標,有的進到法令管制,有的還在研究階段。而針對健康建築的推動,可分成從國外引進指標,以及國內推動指標兩方面。


台灣的健康建築發展

台灣引進的國外標章主要是美國Fitwel與WELL,於2019年成立的幸福健築協會,目前正與台灣建築中心共同合作推動WELL標章。仔細檢視世界各地的綠建築評估項目,如回應到健康指標評分,強度偏弱。在美國,為針對健康再成立一個標章,從公共衛生、醫學領域對建築回應跟考量,推出WELL標章。台灣學術界同樣也思考本地在綠建築標章之外,再設置健康建築標章。臺灣幸福健築協會邵文政理事長先前主持的產學合作計畫案,即是為台灣量身訂做因地制宜的健康建築九大評估系統,完全符合本地的氣候環境、建材、空間設計的一套健康建築的評估指標。


其實,中國已經照此模式設立中國健康建築評價標準,也就是綠建築標章再加上健康建築評價標準,成為一套系統的作法,即是將綠建築評估延伸至健康建築,但是分布在兩個標章的概念,而兩個標章的指標向度、評估面向、評估細項都不同。以WELL V2而論,評估空氣、水質等項目,都是在綠建築標章中不會評估到的項目。綠建築依照建築物的生態、節能、減廢、健康面向評估,內容包括通風、隔音、採光、綠建材使用的健康項目只是其中之一,比起WELL評鑑的健康建築仍有很大的不同。總而言之,健康建築能讓綠建築更健康,因此凸顯於綠建築標章之外,另增設健康建築標章的必要性。

123.jpg

WELL 健康健築標準的10大概念


健康建築的立基--綠建材

而要達到定義上所謂的健康建築,必須立基在永續環保無毒的綠建材。綠建材,從國際到台灣,定義上的共識皆為從原料採取、產品製造、應用過程和使用以後的再生利用循環中,對地球環境負荷最小、對人類身體健康無害的材料,稱為綠建材。此綠材料的概念在1988年第一屆國際材料科學研究會上首次提出,直到1992年國際學術界才正式拍板。台灣對綠建材的推動則不得不提到最具代表性的一本書籍,即「綠建材解說與評估手冊」。該手冊內容涵蓋了綠建材的定義、法規、評定與應用等面向,最新的2020年版的手冊針對綠建材評定範圍及基準進行必要的增修訂。最新的手冊有創新之處,舉例而言,增加導入國產材TAP,有別於之前只認證FSC、PEFC這些北美系統、歐盟系統;又比方高性能建材增加了隔熱的節能膜、樓板衝擊隔音等,都是最新的修改。綠建材的推動可以帶動國內的產業與市場發展,不僅有傳統材料,也應能夠回應最新科技的發展。


台灣健康建築及綠建材的國際接軌與實踐

推動循環性材料是現在的國際趨勢。過去建築材料都是線性發展,從原料到使用後,一直到最後廢棄、變成垃圾,都沒有再回到循環鏈,成為原料再繼續利用。要能建造出循環經濟鏈下的建築作品,朝向循環經濟下的建築設計,首先所有材料必須能循環,譬如使用木材、竹子等,廢棄之後能回到大自然,而其製作過程也不能產生毒性,最後分解成為無毒原料,還給大地變成養分。這即是回應Cradle to Cradle (C2C)搖籃到搖籃的國際趨勢。Cradle to Cradle循環型認證產品的認證標準包括:材料的健康性、材料循環再利用性、再生能源使用及碳管理、水資源管理及企業社會責任等5大面向。可生物分解的稱為生物循環;可再利用的材料同等級或升級回收的稱為工業循環。


456.jpg

搖籃到搖籃的5大面向



789.jpg

可生物分解的為生物循環;可再利用的材料同等級或升級回收的為工業循環。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創新綠建材研發與推廣中心即密切和C2C合作,嘗試讓台灣的材料除了無毒無害之外,還能夠進入循環鏈,實踐台灣在地的循環型創新建材,回應循環經濟。以目前最新取得之產品,下一步為認證C2C的循環性材料-貝殼磚為例,當初邵理事長在澎湖馬公看到堆積成山的廢棄牡蠣殼,在他眼中盡是建材,而不是垃圾。


012.jpg

一般人眼中廢棄的牡蠣殼其實是珍貴的綠建材原料


345.jpg

牡蠣殼脫胎換骨成為貝殼磚


經過與鄭大偉特聘教授合作研發,成為全國也是世界唯一,真正不用窯燒,可減碳,可無限次循環再利用的專利貝殼磚。


循環才能永續,聯合國於2015年9月決議正式採納「永續發展目標(SDGs)」,作為未來15年(2016-2030)年的發展目標。因此回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新世代建築觀才能與國際接軌,邵理事長現在正協助教育部推動校園的SDGs,即是回應聯合國17項目標之第11項永續城市,建構永續循環的校園。由此可見,全球各地,不論C2C、WELL等,皆朝向與SDGs對接。未來,台灣的綠建材、綠建築標章也應跟進發展。循環型創新綠建材研發與綠建築、健康建築環環相扣,每個環節關係密切,SDGs正重塑人類與世界的關係 ,讓未來世界更美好永續。



【專家】邵文政

社團法人臺灣幸福建築協會 理事長

教育部永續循環校園推動辦公室 計畫主持人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建築系 系主任/副教授


facebook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