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建築中心王婉芝副執行長,深耕綠建築、智慧建築、低碳家園等專業範疇多年,學識與研究豐碩,於產官學界皆受矚目景仰。將理論與實務緊密結合,不斷尋求綠建築更高端、更精進、更貼近人的溫暖是不變的職志。王執行長論述綠建築的未來,令人期待。
綠建築的需求與由來
談到綠建築,自1999年推廣至今已經20個年頭,而其演變與台灣建築中心的發展可謂息息相關。前期由能源危機開始,同時也為創造良好的居住品質,因此開始推動綠建築,後續推綠建材,近期則精進到智慧建築。
自綠建築開始,接著衍生出綠建材的配套,最後進化到智慧建築,脈絡可歸納為如此。綠建築的推動有四大範疇:生態、節能、減廢、健康,主要講從外到內的居住環境品質;從小空間到大空間的設計,希望把建築裡的每個環節扣起來,包括從最初的建造到建築生命週期結束後,都能有益於地球環保。早期推動綠建築,仰賴自願性的申請。當時建築師對設計手法認知不深,認為綠建築既高標準且造價昂貴,會增加成本,初期申請量並不多;後來,推行政策從制度上根本改變,建築案與法令扣合,從策略面強制執行,透過法令推動綠建築,也就是要求公有建築物造價5000萬以上必須申請綠建築標章。如此執行之後,綠建築案量開始一路成長。由此可知,政策、法令配套非常重要,可以引領產業發展。
從中央法規到地方自治條例的綠建築
政府希望將綠建築普及到民間,釋出法令上的獎勵是必要的,例如容積獎勵,讓民間的業者具有較高報酬率的利基點,也可以提升居住環境品質。現在可以看到很多都更案件申請綠建築標章,把綠建築政策與誘因結合,讓業者主動申請。在新冠肺炎疫情之前,全球永續發展,本就一直被廣為探討,例如節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等,都是熱門議題,期許發展過程中建築物不是高耗能的存在是普遍共識。台灣當然也注意到這樣的潮流,後期除了中央獎勵的法令,地方自治法令也開始訂定與推行。像台北市、桃園、台中、台南、高雄等,都已經訂定並施行相關的綠建築自治條例。地方政府更加強綠建築的推動力道,把它放到自治條例裡面,不是只有中央積極推動,地方也極力配合。由中央的法令強制性規定到獎勵的措施,推衍到地方政府自治條例,依序落實綠建築的普及度與成長的軌跡。(綠建築優良案例請參註2)
最近不管在危老建築或都更,都可見綠建築或智慧建築成為獎勵指標,包括內政部與建築中心很多標章,事實上都在這些獎勵配套裡面,而這樣的配套措施無非是想提升居住環境品質與效能,台灣建築中心在綠建築產官學的環節裡擔任協助政府的角色,帶動整個產業,朝更好的方向發展,讓整體營建產業升級。
綠建築標章歷年辦理成果
綠建築裡使用的健康再生建材
綠建築有幾個指標與材料使用有關,分別與二氧化碳減量、廢棄物減量、室內環境指標等這幾項指標有關。在二氧化碳減量、廢棄物減量的指標裡面,主要是透過設計與材料簡約,達到建材使用減量目標,且鼓勵使用再生建材,再生建材是指資材的循環再利用,用替代性的或再生的資材,在循環裡盡量減少廢棄物產生。在這三項指標裡配合綠建材標章政策,鼓勵採用具生態、健康、再生、高性能範疇之建材,達到建築與綠建材結合;室內環境指標裡面,有音環境、光環境、通風環境、還有室內建材裝修等,以少量裝修配合具綠建材標章認證的建材使用達到健康舒適的環境品質。
人在建築空間內停留的時間很長,常會因為音的傳遞而造成鄰居間不睦,所以在室內環境中音環境就是希望阻絕音的傳遞,包含空氣音的隔音、樓板衝擊音及樓板表面材衝擊音降低量等,跟高性能綠建材的隔音性有關。室內環境指標中,希望與綠建材整合,不管高性能、健康、再生、生態,都有基本的國家標準規範,代表的就是品質的保障。除此之外,為了達到減廢的目標,鼓勵使用具標章認證的再生建材,評定過程中以國家標準的規範來認定品質標準,譬如面磚就是用磚的國家標準去看再生材料製成產品的磚,與新生產的材料做成的磚相同品質,這方面不需要有疑慮,因此鼓勵建築裡使用更多再生資材。再生建材跟一般原料開採製造的磚性能是一致的,透過國家標準嚴格把關,通過認定取得標章的產品,基本上都是先符合國家標準然後再進階檢驗,比國家標準再高標的規格才能取得建材的標章認證,是更嚴格的標準。
綠建材標章歷年辦理成果
從台灣到世界的綠建築法規
台灣綠建築的推動以自願性的方式申請,但其中有很多是從政策配套方式導入;國外通常由民間產業推動做起。
推動之初很多建商、營造廠會認為綠建築等於貴的建築。政府為了消弭這樣的概念,在制定評估方式時,技術面向很多是從設計的角度出發,從源頭端做考量說服廠商。假設做遮陽,是從一開始定案的策略,跟後期用很多的節能玻璃或塗料、膜外加的手法去做改善,達到隔熱的效果是有落差的。在國外,像美國的角度,會傾向透過能源、大氣幾個比較大的面向考慮。因為世界各地的自然環境、人文風土不盡相同,因地制宜才是最恰當的做法,無法一概而論。以台灣來說,台灣地小人稠,人口密度高,與他國評估制度當然會有落差。台灣的出發點是希望從設計源頭去強化,讓綠建築的設計手法花費最少。從建築的外部環境一直到內部環境,透過建築師的設計,以誘導式的方式,達成綠建築標章的評估系統。而國外的部分,美國、英國比較屬於溫帶型,與亞熱帶氣候的台灣,在環境條件上不同,設計的策略上就不一樣。比如在台灣,西南向日射量最大,但是在英國的建築,南向還可以做天窗,因為他們的冬季日照時間短,需要自然光引到室內,故不同需求導入設計的策略就不一樣,總而言之綠建築的技術是需要因地制宜。
國際間比較熱門的綠建築評估方式就是美國LEED標章,跟他們國家政策跟行銷策略有關。台灣也希望把綠建築推到國外去,所以政府推行南向政策,台商在東南亞建廠時也能導入綠色工廠的概念,東南亞國家跟台灣氣候條件差不多,大部分是開發中國家,或許他們的資源沒這麼多,但從設計上著手結合在地傳統的設計手法,譬如:花磚、高架的廊道,這些技術手法跟台灣綠建築技術類似,可以結合進而推動台灣的制度到東南亞國家。早期綠建築只有一個版本,目前已分成六種類型:基本型建築、住宿、工廠、社區、舊建築物改善、海外版,這六個版本,主要對應多種不同建築物的類型,形成綠建築家族評估系統,依照不同類型給的版本、評估方式就會略有差異。這是綠建築演變與進化必要的對應方式,期望可以用最少的能資源達到節能減碳最好的效果。
綠建築的最新發展趨勢
不管是綠建材、綠建築還有智慧建築,應該要整合,綠建築發展至今,可以預見四大發展趨勢:
一、在未來,將對綠建築有更多評估方式更貼近實際需求。
二、智慧建築、綠建築、綠建材的整合透過BIM的模型整合,所以內政部在推的建築4.0就是將三個軸向做建置,建置工具為BIM的建築模型。這個模型的建立可以同時拉進很多資訊,透過建築模型的建立,可以把智慧建築、綠建築、綠建材整併到未來的發展裡。
三、碳的標示。綠建築是一個間接型的評估方式,在與國際接軌時,難免有些落差,比如說國外用碳標籤或碳足跡的概念,目前逐漸推動台灣綠建築標章與低碳建築標章結合,推向建築碳足跡標示,符合低碳建築之設計。(註1)
四、發展零碳建築。地球能源越來越缺乏,在不久的將來可能有耗盡的一天,因此零碳建築是終極目標。零碳建築是一個節約能源與再生能源結合的綜合概念,面對生活的各項需求,建築是不能不耗碳。有活動、有使用設備就會產生碳,而零碳是有限度的零碳,意即可透過設備效率提升,及使用再生的能源去抵充室內設備的碳排放得到平衡的動作。以日本零碳建築而言,是家戶裡有再生能源電池,可供室內空調、照明、動力、熱泵等這些設備,將能源提供給這些設備使用,如能全數達到供給,就是零碳建築。
綠建築商機的提前佈局
綠建築的發展建置自產官學界已臻成熟,在後新冠肺炎時代,健康、永續、幸福成為熱門議題,綠建築可謂是最符應這波浪潮的實體。國內廠商因應這波趨勢可分為三個面向提前布局:
一、舊建築物,經過一段時間就要進行更新,藉由更新過程中提升效能。舊建築物更新時不管在材料上、設備上是一個很好切入的時間,透過更新過程,把新材料透過智能化或智慧化導入,不僅延長建築物的生命週期且提供居住者更好的居住環境。
二、建築物窳劣老舊到一個程度必須全部改建時,可以透過智慧建築、綠建材、綠建築三個標章系統橫向的整合,從單元的元件、建築的設計到智慧化的推動,成為完整的脈絡。建築是一個誘導式的設計,再提升性能到智慧的區塊,是一連串的體系,最終目標希望用標章的方式引導設計提升產業,這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三、現在國家推建築4.0,希望導入智慧化的設施跟管理。智慧建築尚有相當大的發展潛力,不管是互聯、物聯,將來還有許多人工智慧,這些都逐一與建築設計結合。現在智慧通信已有大幅提升,對應在建築設計上也會改變,例如垂直、水平管道間設計、線路管線的配置等,對應空間可有更多彈性,建築物從規劃設計、施工、到營運管理、維護一連串生命週期過程,都和節能、永續、安全、舒適、健康有關,能掌握趨勢脈動者就是贏家。
站在新冠肺炎對全球人類施以嚴格考驗的2020,如何應答掌握在人類自己手中,而我們與健康永續的美好未來,從綠建築開始拉近距離。
智慧建築標章歷年辦理成果
註1:台灣還有一個低碳建築,就是希望把綠建築換算成碳的排放量
註2:綠建築優良案例
(1)國立成功大學綠色魔法學校(孫運璿綠建築研究大樓)(取得鑽石級綠建築認證)
資料來源:2011第六屆優良綠建築獎作品專輯
(2)台灣積體電路十四廠五期辦公大樓(取得鑽石級綠建築及鑽石級智慧建築雙標章認證)
資料來源:2017第九屆優良綠建築獎作品專輯
(3)經濟部嘉義產業創新研發中心(取得鑽石級綠建築及銀級智慧建築雙標章認證)
資料來源:2013第七屆優良綠建築獎作品專輯
(4)舊振南漢餅文化館(取得黃金級綠建築標章認證)
資料來源:2019第十屆優良綠建築獎作品專輯
(5)若山III(取得黃金級綠建築標章認證)
資料來源:2019第十屆優良綠建築獎作品專輯
(6)三峽北大特區全齡生活館(取得鑽石級綠建築標章認證)
資料來源:2019第十屆優良綠建築獎作品專輯
【專家】台灣建築中心副執行長 王婉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