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雨、潮濕,台灣日式住宅如何適應?
晨星出版 晨星出版 發表於2018/04/24


排水的設計


在排水的設計上, 台灣日式住宅的屋坡斜率比日本本地的住宅略陡,適應台灣的多雨氣候,讓下雨時能夠讓雨水快速排除。


日式住宅會在室內打上天花板,天花板與屋頂之間構成一個空間稱為「屋根裏(やねうら:yaneura)」,為屋架及電線等的設置空間,這些空間必須藏住而不可外露, 因此日本人會在屋根裏配線。在台灣,除了基礎高度、室內高度會提高以外,「屋根裏」的高度也會比日本本地略為提高,切妻及入母屋的妻側還會開天窗,以保持通風,適應了台灣高溫多雨的環境。寄棟造雖然有四個屋坡,利於排水,但無法開天窗,有通風性較差的缺點。


img50.jpg

排水設計(總爺廠長宿舍)


在1900(明治33)年的《台灣家屋建築規則》當中,就已經規定家屋的簷口必須要有接水口,導引雨水排向下水溝。日語中的「樋(とい:toi)」指用來排放屋頂雨水的溝狀或管狀設施,分為「軒樋( のきどい:nokidoi)」、呼樋(よびどい:yobidoi)」、「豎樋(たてとい:tatetoi)。

img11.jpg

↑ 通風窗(齊東詩舍) ↓ 通風窗(高雄中油宏南宿舍)

img22.jpg


「軒樋」即中文所稱的天溝,在日式住宅的屋簷處,與軒相接,管子剖半,以便於接收雨水。

img42.jpg


「軒樋」貼在軒上,並在軒瓦、破風與「軒樋」之間再做一條銅板褶痕,使得防雨更為徹底(大溪木藝博物館)


「呼樋」為連接天溝、落水管之落水彎管。由於外型像鮟鱇魚,又名「鮟鱇」。


img52.jpg

呼樋因外型之故,又稱為「鮟鱇」(總督府山林課宿舍)


「豎樋」為引導雨水至地面的直立落水管。管呈圓形或多角形,其配合當地雨量調整間距,一般規模之日式住宅通常約設置6到8支落水管。而在落水管下端多以陶管連接排水系統,指引一條溝,排入「雨漏溝」中。

img62.jpg

豎樋(總督府山林課宿舍)


另外,在建築物的四周圍會設置「犬走(いぬばしり:inubashiri)」,目的防止因為泥濘而直接弄髒建築物,並保護建築物的基礎部分,與基礎混凝土地坪一同施作,往外傾斜至雨漏溝。

img11.jpg

犬走(梁實秋故居)


img22.jpg

↑ 犬走(橋頭糖廠) ↓ 犬走(總爺廠長宿舍)

img24.jpg





原文出處:《圖解台灣日式住宅建築》

作者:吳昱瑩 

出版社:晨星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78729

《圖解台灣日式住宅建築》書封 - 複製.jpg

facebook 留言